发布时间:2015-07-06 10:23 我要投稿
明责任 清盲点 抓重点 聚合力
源汇区荣获全市食品安全先进县区称号
近年来,源汇区按照“把得牢、盯得住、抓得紧、管得好、出成效”的总体要求,根据辖区实际和特点,推行食品安全“三级治理”模式,实施餐饮业“阳光厨房”工程,探索餐饮、学校等重点区域监管模式,扎实筑牢食品安全防护网,全力保障辖区群众和游客“舌尖上的安全”,自2012年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实绩考核并作为“一票否决”事项以来,连续两年荣获“全市食品安全先进县区”称号。主要做法:
一、明责任,构建食安三级监管体系
近年来,源汇区积极创新食品安全社会治理新体制,逐步形成了“区级为主导、乡镇(办)为主体、村(社区)为依托”的“三级治理”体系。在区级层面上,由区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负责分析食品安全形势,研究部署、统筹指导、督促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农林、畜牧、工商、质监等监管部门依照职责履行各环节监管职能。乡镇层级上,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组织协调、统一部署辖区内的食品安全工作。社区层级上,选聘熟悉基层管理和社区建设、热心社区工作的人员担任食品安全信息员,具体负责全面落实本辖区食品安全日常监督管理工作。食品安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网络已经形成,行政管理、监管执法和基层监管“三位一体”的监管体系初步确立。
二、清盲点,强化农村集体聚餐监管
为保障农村集体聚餐安全,源汇区印发了《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办法》,努力消除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盲点。一是厘清家底。通过逐村申报排查,摸清全区农村厨师基本状况,掌握了流动宴席的经管方式、规模和范围。二是分类监管。就餐人数200人(含200人)以下的聚餐活动,由本村食品安全信息员进行现场指导;就餐人数200~500人的由所在乡镇(街道)食品安全管理机构派出食品安全协管员进行现场指导;就餐人数500人(含500人)以上的,区食品安全监督大队派监督员进行现场指导。三是规范管理。采取以会代训、理论知识测试等形式提升乡镇食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厨师的食品安全意识和素质,并按照规范一批、扶持一批、取缔一批的原则,加大对餐饮店的整治力度,突出解决基础设施差、标准低、制度不落实、卫生不达标、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淡薄等问题。止目前,建立142了名食品安全信息员、协管员、58名农村厨师监管档案。农村厨师健康证执证率由2013年不足15%上升至87%。
三、抓重点,推进食品安全监管规范
一是深入推进治理整顿。针对乳制品、肉制品、大桶水、食用油等重点产品,农村地区、城乡结合部、学校周边、小作坊聚集村等重点区域,组织开展了食品市场整治“夏日行动”、农村食品市场“四打击四规范”等10多项专项整治行动,消除了一大批安全风险和突出隐患。二是切实强化日常监管。严格实施行政许可和质量认证,加强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检查各类经营主体3600余户,学校食堂58所,餐饮店1000余家。同时,抽检流通领域食品99组,食用油、面粉等大宗消费品95批次,餐饮具检测样本1000余份,蔬菜样品21类,饲料230份,检疫猪3.06万头、鸡1.2万只,从源头上确保食品安全卫生。三是强化校园食堂监管。通过专项整治和日常监管,学校食堂存在的持证率低、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差、硬件设施不达标等突出题得到有效改善,校园食品安全监管难题逐步得到破解。全区58所学校、幼儿园食堂《餐饮服务许可证》从2013年持证率不足40%上升至92%,食堂从业人员持有有效健康证上岗203人,持证率从31%上升至88%,培训从业人员400余人次。四是严惩重处违法犯罪。两年来,先后查处了2个生猪私屠滥宰和病死畜加工窝点,打掉假饮料生产线一条,移交公安机关刑拘1人,对违法犯罪分子形成了有力震摄。五是实施品牌创建工程。开展了“健康品牌餐饮示范街”创建活动,细化、明确环境卫生标准12项,培育生态餐饮品牌3个,打造餐饮放心店90余家,创建滨河路、泰山路食品安全放心街2条。
四、重统筹,激发社会共治共管活力
以转变治理方式、提升治理能力为核心,推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努力营造全社会齐抓共管、群防群治的良好格局。一是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印发了加强新闻宣传工作指导意见,在全区同步开展了“食品安全宣传周”、“食品安全六进”等系列活动,编印发放《食品安全便民手册》、《食品安全警示消费指南》3万册(份),宣传覆盖数十万人次。二是畅通互动渠道。关注百姓诉求,完善投诉举报机制,畅通维权渠道,落实举报奖励制度,助力执法监管。三是发挥社会组织作用。组建了餐饮协会等新型行业协会,探索建立社会性自律机制,有效推进了社会协同治理。
《明责任清盲点抓重点聚合力源汇区荣获全市食品安全先进县区称号》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uohe.yuduxx.com/yuanhui/199860.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