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农业发展,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的目标,空冢郭镇积极探索实践,先后引进一批适合市民休闲
娱乐的苗木观光、鲜果采摘、农家体验项目,目前,众启桑果采摘园、丽景园林观光园、熙顺林果采摘园等一批项目已对外开放,初步走上了“融合发展,转型升级”的创新发展之路。
一、现实条件
1.区位优势明显。空冢郭镇毗邻市区,漯(河)平(顶山)高速公路、漯(河)舞(阳)公路、漯(河)平(顶山)铁路与“107国道”呈“丰”字状交叉而过,交通十分便利。漯舞路沿线是我区规划建设的具城市“菜篮子”、生态绿色、休闲观光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带,适合发展以各类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特色种植园、生态养殖园、林果产业基地,同步拓展农业休闲观光,开发
旅游项目,发展各种形式的休闲、体验、观光农业,迎合了市民亲近自然、返璞归真的心理需求。
2.资源优势丰富。空冢郭镇共有耕地4.8万亩,境内主要河流有澧河、马沟,澧河为常年性河流,马沟河为季节性河流,水资源丰富,水利条件优越,属于富水区,适合各种林果种植。
3.传统种植效益低。当前该镇农业生产承受着传统种植成本不断提升、农产品利润不断下降的双重压力,单靠传统种植利润空间有限,全镇青壮年纷纷外出务工,导致农村劳动力不足、土地投入减少等现象,严重制约该镇农业经济发展。现代农业推动种植、加工、销售、旅游的有机融合,极大增加土地附加值,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增加农民收入。
二、发展现状
自2010年以来,该镇大力发展引进各类适合市民休闲娱乐的苗木观光、鲜果采摘、农家体验等项目十余个。具体为:秀来现代农业科技园占地500亩,总
投资1.2亿元,是以高效蔬菜栽培、优良蔬菜种植繁育和市民种植园为一体的综合性示范园区。2013年注册成立了“
漯河市秀来种植专业合作社”。目前主要年生产奶油草莓、礼品西瓜、甜瓜、茄子、豆角等各类蔬菜瓜果100万斤,产值1300多万元。园区所有产品都利用沼渣、沼液无公害生产,带动周边2000亩以上发展蔬菜种植,正在争创国家级蔬菜标准园区。
源汇区丽景彩叶园林培育基地是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成立的专业彩叶植物开发有限公司,位于空冢郭镇后袁村,项目总投资1.8亿元,占地1300亩,基地分别拥有1000亩彩叶树种示范基地和30亩彩叶植物扩繁基地。公司经营范围涉及苗木、花卉种植销售,园林景观设计、施工、养护,园林信息技术咨询、服务,苗木进出口等。目前,丽景基地扩繁的彩叶植物新品种彩叶桂、红枫、紫薇已占据全省主导地位,是全省最大的彩叶植物生产基地。漯河绿港现代农业科技园区按照“生产标准化、经营规模化、产品品牌化”的要求,利用3年时间,投资3.6亿元,在千亩科技园区内建设生态休闲农业园、高效农业科普园、设施蔬菜示范园和优质蔬菜科技园,全力打造有机蔬菜生产基地,建设漯河城区“菜篮子”。空冢郭镇熙顺现代林果农业示范园区计划总投资1.6亿元,规划核心区面积1500亩,拓展区面积2000亩。项目建成后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使花卉苗木产业成为基地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就业,有效实现项目区农民增收致富。芊汇果蔬生产基地依托芊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秉承“走绿色发展道路,创生态文明”的生产经营理念,综合运用农业高科技手段,着重名、优、特产品的研究开发种植。主要采用“西瓜+蔬菜”的种植模式,积极推动订单农业。漯河市源汇区兴农种植种植基地与山东农科院、漯河农科院建立合作关系,建成2000亩的示范种植基地,带动周边乡村农户1650户,种植规模近万亩。注册了“漯农”牌商标,产品达到无公害根茎类农产品标准。漯河市众启农业种植有限公司占地100亩,果树4万株,采用“公司+专家+农户+合作社”的灵活模式,年产鲜果80吨,是目前全省桑果种植面积最大、品种最全的桑果种植企业,已成为我区重点扶持新型果桑种植项目。
三、存在问题
1、成本高,生长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大使融资存在困难。目前,全镇农业建设不仅前期需要在基础设施、规划等方面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与此同时,其投资回报周期长,农业生产又受气候、自然灾害等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资金缺口大,而且缺少相关的政策和资金扶持。比如农业园林、桑果种植等项目投资高、回收慢、风险大,尤其是当前流转土地无法抵押贷款,设施用房没有法律保障,导致一些投资者瞻前顾后,顾虑重重,不敢放开手脚大规模化经营。
2、劳动力素质偏低,人才欠缺使农业发展裹足不前。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在规划、运营、管理等方面需要相应的人才支撑,在农业种植技术、农业先进科技的引进与运用方面更是需要专业人才的支持。而现有农业劳动力群体中真正“有
文化、会经营、懂技术”的农户寥寥可数,村民文化程度不高,存在着思想认识的局限性,随着一批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引进,农民因技术准备不足导致的风险日益突显,成为农业大发展的一个瓶颈。
3、农户生产的规模化、组织化程度较低。虽然随着农业产业化水平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逐年增加,但是农户仍然是农业生产的主体,规模小、数量多、生产分散、缺乏组织和营销手段,不能充分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深化加工。比如叶岗村的草莓是时令性水果,容易腐烂,运输困难,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依然明显,农民专业合作社仍存在规模小,管理方法不规范,作用发挥不大等问题。
4、项目较为单一,缺乏品牌影响力。空冢郭镇主要有草莓、桑果、珍稀苗木,受季节性因素的制约,品种较为单一,同时一些采摘园的相应配套设施和服务不足,如:卫生间、停车场、农家乐小餐馆等,而且规模普遍较小,缺乏相应的果品配送服务。此外没有树立起相应的品牌效应,在与周边乡镇相似的采摘项目上,竞争优势不明显。
四、对策及建议
(一)建立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组织保障体系。成立由分管农业副区长为组长,各涉农部门、区直各有关部门和各乡镇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推动各部门切实履行职责,支持、参与、服务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发展。
(二)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保障作用。一是增加财政投入,把改善农业基础条件作为提升现代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措施,如加大对必要的路网、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二是拓宽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投入来源渠道,进一步优化农村投资环境,在征地、用水、用电、补助、参股、担保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吸引合作社、龙头企业等组织化程度高的经营主体参与发展。三是加快农村金融组织、产品和服务创新机制,扶持农业信贷担保组织发展,扩大农村担保品范围。
(三)建设好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产业体系。将现有基础较好、条件较成熟的农业示范园区,列入市政府重点扶持范围,在用地、财政、金融等方面给予倾斜,扶持一批典型,探索发展新模式,聚合“吃住行、游玩购”六大要素,打造功能完善且独具特色的集农业产业开发、文化产业开发和休闲观光为主的旅游产业相统一的农业观光体验园区。
(四)加大科技投入,加强
培训力度。积极与知名企业、科研单位联系,及时将科研成果和技术力量服务于农业一线,实现“农、工、科”的再度融合。不断加强对农户能力的培训力度,重点选择一批头脑灵活、致富有方、见识广博的农村经济发展能人,通过组织参观、研修、培训,造就一批为农业发展的领军人物,提高他们的技术能力、管理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
(空冢郭镇)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空冢郭镇积极推动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调研与思考》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uohe.yuduxx.com/yuanhui/199859.html,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