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7-06 10:23 我要投稿
区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召开以后,农林局迅速组织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对《政府工作报告》精神进行了传达及学习。同时,结合工作实际,把握重点,强化措施,确保圆满完成区委、区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认真抓好农田管理
发挥问十、大刘二个农技区域站和病虫害预测预报中心的作用,做好病虫害的预测预防工作,指导农民科学防治,做好抗旱保苗和夏秋作物田间管理工作,组织农技人员,分赴全区各乡镇村,深入乡村和田间地头及时解决田间管理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促使广大农民科学种田、科技管理,改善种植模式,粮食生产。
二、大力推进土地流转
一是加快完善服务体系建设,落实区、乡镇、村三级服务体系组织建设,完善各项制度。二是加大土地流转宣传力度。利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同时,在各村悬挂横幅、出动宣传车、制作宣传版面和在村(居)公开栏进行多形式、全方位的宣传。三是调优农业结构。严格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快土地流转步伐打造沿路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带的发展意见》,把流转出的土地集中发展日光温室、蔬菜大棚、林果苗木、特色种植养殖等集休闲观光、垂钓采摘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四是集中精力加大流转力度。利用“三夏”、“三秋”腾茬之际,全力推进土地流转工作,力争2015年全区新增土地流转面积1.5万亩以上,土地流转面积占耕地面积的60%,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0家。
三、加大农业园区建设
抓好各类独具特色农业示范园区项目的引进、开发、建设,从资金、税收、用地上给与扶持,重点在“名、特、优、绿”产业上狠下功夫,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形成支柱型产业,提升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水平。2015年,建成雪峰面粉、熙顺林果、丽景园林、绿港现代农业科技园等一批种植基地和科技园区,新培育现代农业特色示范园区6家,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3家,龙头企业6家,引进1000万元以上的农业项目10个。
四、创新农技服务
一是开展农技人员送科技下乡活动,重点送新技术、新品种入村入户入心,对农民手把手、面对面的开展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帮助农民解决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难题。二是大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开展蔬菜、林果、水产养殖技术等培训,提高农技人员科技服务能力,不断发展壮大种植、养殖业。三是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加大对农民工和农民开展专业专题技术和技能的培训,重点强化对新型农民的培训力度,培育一批有能力、有知识、会管理、带动能力强的农民和区级农技人员。
五、严格开展农业执法
组织执法人员加大对农资市场、农资经营户的监督管理力度,对全区78户农资经营户进行常态化管理,重点对扰乱农资市场经营秩序、违反涉农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严厉查处。
六、努力建设绿色家园
一是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工作,区、乡、村三级齐抓共管,确保全区“不着一把火,不冒一股烟”。二是做好植树造林工作建设,确保种一棵,活一棵,植一片,成一片,动员乡村干部,积极有效做好今冬明春的农田林网及高速廊道生态林业工程。三是高标准完成社区绿化美化,按照园林式社区建设标准,在社区内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源汇。
七、全面做好农业招商
集中精力开展招商引资,盯紧目前掌握的招商线索和在谈意向项目,并充分利用各个方面关系,实施落地招商,着力引进新的大型项目。对漯河宏进农副产品国际物流中心项目、豫中南国际农机装备城项目进行跟踪服务,确保2015年落地,2017年建成投产。
八、积极落实惠农政策
抢抓国家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的有利时机,密切关注上级政策动向,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农业产业化、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农村基础设施和扶贫开发建设等涉农项目上狠下功夫,全力以赴争取政策项目,捆绑使用项目资金,推进“三农”工作健康发展。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农业林业经济跨越式发展》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uohe.yuduxx.com/yuanhui/199861.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