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全区上下突出“两区、两改、两河、两带”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强经济运行监测,深化企业服务活动,强化要素保障,经济运行整体平稳。
一、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第一季度,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8.4亿元,同比(下同)增长8.1%。固定资产
投资9.4亿元,增长27.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6亿元,增长13.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5%;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8亿元,增长3.9%;预计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706元,增长10.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54元,增长10.6%。
二、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工业经济运行平稳。深入实施“工业1351工程”,通过加大企业服务力度,深入实施各项对企优惠政策,着力提升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全区工业经济保持了
健康平稳的发展态势。工业生产平稳增长。一季度,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增长12.5%,高于市定目标0.5个百分点,位居全市第3位;1-2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0.1%,高于全市平均水平8.7个百分点,位于全市第2位;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1.7%,高于全市平均水平7.5个百分点,位居全市第1位。重点企业平稳有序。第一季度,纳入“工业1351工程”的曙光、三剑客、石磨坊、吉顺电子等4家重点企业完成销售收入9.0亿元,占计划的25.7%;福润纺织、乐通通信、世通塑业、润诚制衣、美凯生物等5家中小企业完成销售收入2.1亿元,占计划的25.8%;全台鞋业、天宇钢结构等15家小微企业完成销售收入4.2亿元,占计划的26.1%。重点项目建设顺利。第一季度,完成工业投资2.6亿元,10个纳入市定工业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完成投资5.83亿元,占计划投资的28.7%。
(二)服务业发展保持较好态势。第一季度,全区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5.8亿元,增长7.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4.6亿元,增长13.5%;全区各类市场达到49个,全区商户达到14018户,市场商品交易额达38亿元。市定13个服务业重点推进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1亿元,占年度目标任务18.5亿元的22.2%,其中龙和第四方物流园项目、特色商业区新开工项目等项目进展顺利,汇成商务中心项目、电子商务大厦、昌建人民路城市综合体等续建项目建设进度逐渐加快,电子商务淘宝园、豫南海关保税仓储等项目前期手续办理稳步推进。豫中南汽贸物流城建设进展顺利,至目前入驻并运营的4S店总数达到56家,完成
汽车销售5337辆,实现销售收入5.4亿元,实现税收210万元。
(三)农业生产形势良好。全区小麦播种面积达13.7万亩,目前小麦墒情适宜,长势良好,如果后期不出现大的自然灾害,今年夏粮有望再获丰收。农业生产规模化趋势显现。截止目前,全区耕地流转总面积达到9.8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54%以上,成功打造了沿漯舞路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带,全区农业现代示范园区发展到26家。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健全。目前全区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19个,其中,省级2家、市级14家,星级示范社达到12家,社员近3万人,带动农户1.3万户。
(四)载体作用日益明显。一季度,沙澧产业集聚区新引进开工建设亿元以上项目8个,总投资15.5亿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3亿元,增长38%。被授予全省“一星级”产业集聚区称号,代表我市参加了全省产业集聚区观摩点评活动,并获小组第二名。
一季度,
源汇区特色商业区共引进商户近百家,实际签约80家,徐悲鸿书画院、文物商店等10余家商户开始进场
装修,许慎幼教集团——龙果宝贝、
开封汴绣、潍坊风筝等20家特色店试营业,河上街古镇、淘宝街等商业街入驻率达90%,扑克牌
文化主题酒店、古客栈文化主题酒店、开源商务中心、金凤凰酒店等已建成营业。区内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达到19家,从业人员达到2046人(不含个体工商户),实现营业收入9044.6万元,增长15.1%,上缴税收141.2万元,增长6.2%。代表我市参加了全省重点项目暨产业集聚区建设观摩点评活动荣获小组第一名,并作为十个先进“两区”典型之一在全省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会上进行了经验交流。
(五)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第一季度,我区承担的5个省定重点建设项目全部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8.14亿元,占年度计划的36.2%。22个市重点建设项目已有15个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3.8亿元,占年投资计划的27.3%。其中:曙光健士集团永程高分子医疗器械项目厂房已部分投入使用,
河南三剑客公司西盟·健客乳品工业园项目一期12条乳品生产线已投入生产,科研办公楼四层主体已完成,正在进行外墙真石漆施工,源德福(河南)科技有限公司联想科技工业园项目阳极盒、喷涂车间设备正在调试,部分机器已试生产,上海乐通通信设备(二期)生产项目一栋厂房部分设备安装调试正在进行,另一栋厂房正在施工,珠海康定电子有限公司钟鼎电子科技园项目1#、2#厂房主体已建成,河南亨泽集团有限公司美的(
漯河)物流园区项目一期5栋仓库已完工并投入使用,办公楼、综合服务楼已建成,内外部装修完成,部分已使用,其余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中。项目集中开工成效明显,春季集中开工的9个项目全部实现了实质性开工。
三、存在问题
1.企业经营成本上升压力较大。由于国内、国际大环境因素、能源、劳动力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多方原因影响,工业生产资料成本明显上升,在确保工人工资和各项福利待遇的情况下,企业利润空间进一步被压缩。
2.土地瓶颈制约企业发展。由于受历史遗留问题、指标问题、拆迁问题、政策变更问题等因素的影响,严重制约着企业扩大生产和项目落地。
3.企业融资成本过高。中小企业主要以抵押、担保等方式进行融资,但企业资产规模小、抵押物少、担保资源不足,贷款获得能力严重受限,资金短缺成企业发展新瓶颈,不少企业资金成本已经高于预期回报率,资金紧缺困难短期内难以改观。
4.新兴产业项目投资不多。近几年,我区新兴产业虽然发展较快,但基础薄弱,总量还很小,基本上为近几年新引进投运的项目,但由于具有支撑带动作用的重大项目较少,规模不大,对我区新兴产业发展的拉动作用还不强。
四、下步工作重点
(一)加大重点企业培育,助推小微企业快速成长。积极推进“1351工程”,实施“骨干企业培育三十行动计划”,在全区选定10家规模大效益好的重点企业、10家高成长性中小企业、10家前景好有潜力的小微企业纳入培育范围,从项目建设、政策性资金扶持、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减轻企业负担、优化企业发展环境等方面,加大培育力度,努力促使10家重点企业提质增效,做优做精,强力打造工业发展第一梯队;10家高成长性中小企业壮大规模,做大做强,培育壮大工业发展第二梯队;10家小微企业快速成长,做实做快,使之为工业发展后续梯队,形成我区梯次优化、结构合理的骨干企业群体。
(二)加快项目建设,增强发展后劲。投资拉动、项目支撑仍是我区长期难以改变的经济增长特征。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加强重大项目布局与产业集聚区和特色商业区建设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两区”的比较优势,重点做好项目配套。一是重点抓好22个市定重点项目和5个省定重点项目建设,继续坚持区级领导联系重点项目、重点项目例会等工作制度,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二是加快推进13个市定服务业重点项目和10个市定工业重点项目建设,促其早建成、早投产、早运营、早见效。三是做好重大建设项目开工前期工作,积极参加市组织的项目集中开工,力争在全区掀起项目建设高潮。四是认真抓好项目储备促投资,对发展前景较好、潜力较大的企业项目,按照行业特性和规模大小,分类推荐纳入省、市重点项目储备库,优先解决土地指标、环境容量等问题,形成良性循环的项目接续机制。
(三)加快产业集聚区和特色商业区建设,推动产业集聚集群发展。产业集聚区建设方面: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品质设计、高标准建设,加快沙澧产业集聚区西扩进程,完善路网建设,配套绿化、亮化、美化等设施建设,提升集聚区形象;开工建设西扩区域迁村并点项目,全面启动西扩开发建设。二是促在建项目尽快投产达效。争取河南源德福科技项目、钟鼎电子全面投产,富士康吉顺电子工业园新厂区一期、汇力电力产业园一期加快建设,逐步壮大电子信息产业规模。督促西盟健客乳品工业园无菌PET饮料生产项目完成建设,投入试生产。特色商业区建设方面: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沟通协调,对现有特色商业区进行扩规,规划总面积由1.31平方公里调整为3平方公里,拓展发展空间。打通嵩山南路和修建公园南路,进一步完善特色商业区各项配套建设。二是加快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大唐凤凰府二期、源汇寨、中影开源国际影视城、时代广场天街、儿童步行街、剑桥小镇、淘宝街等项目建设。三是加大
招商引资力度。围绕特色民族产品、特色
音乐茶座、演艺酒吧、在线院线、主题酒店、文化
旅游、文化创意体验等特色商业,积极宣传推介,开展专题招商,进一步丰富特色商业区的内涵,提升产业发展业态,打造集购物、旅游、
娱乐、休闲、
餐饮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一站式”商贸休闲中心。
(四)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分析。继续做好第二季度重点产业监测、重点企业监测、重点工业项目监测和要素保障监测。同时,将经济运行监测的内容前伸后延,把监测范围延伸至对在建项目建设情况的监测、建成项目试生产情况的监测、建成项目正式生产情况的监测,促进全区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源汇区2015年第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uohe.yuduxx.com/yuanhui/199858.html,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