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漯河新闻 > 召陵区新闻 >

召陵区精准扶贫的“两分法”实践

[摘要]编者按精准扶贫是一个持续的动态过程,贫困户的家庭境遇因各种因素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漯河市召陵区通过对贫困家庭的透析,不仅从贫困户的总体情况入手,还关注到每一位家庭成员的实际情况,从而调动多个行业部门参与其中,灵活调整帮扶措施,实施精准帮扶计...


  编者按精准扶贫是一个持续的动态过程,贫困户的家庭境遇因各种因素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漯河召陵区通过对贫困家庭的透析,不仅从贫困户的总体情况入手,还关注到每一位家庭成员的实际情况,从而调动多个行业部门参与其中,灵活调整帮扶措施,实施精准帮扶计划,在合情合理合规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将帮扶政策施加到贫困家庭的每一名成员,力求贫困户获得最大收益。

    □本报记者仵树大通讯员刘松涛柴永超

    2017年,注定是武瑞迪一家不平静的一年,这个刚大学毕业不久踏入社会的小姑娘,经历了人生中的喜与悲。

    武瑞迪家住漯河市召陵区老窝镇武湾村4组,因父亲患肺癌而导致家境贫困,成为村里的贫困户。家里除了年迈的奶奶和患有慢性冠心病的母亲外,她还有一个上初中的妹妹,养家糊口的重担就落在她的身上。

    然而,让武瑞迪没有想到的是,今年春节刚过,几位不速之客来到她家,详细了解家中每名成员的情况后,又把屋里屋外转了个遍,一晌下来,几个人为她家商定了详细的脱贫计划。

    “几个人走后,我才听村干部说,带人来家里的是区里的刘书记。”10月9日,距武瑞迪父亲过世已一个多月,看似柔弱而内心坚强的武瑞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眼睛里透着悲伤,而她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历历在目。

    武瑞迪所说的刘书记是召陵区委书记刘耀军,不仅分包着偏远乡镇老窝镇的脱贫攻坚工作,也是“一对一”精准帮扶她家的区领导。帮扶之初,刘耀军了解到武瑞迪为了在家悉心照料父亲而辞掉了产业集聚区一企业的文员工作后,当即与老窝镇负责人商讨,为其在离家不远的镇里安排一个公益性岗位。

    让武瑞迪更没有想到的是,她的家庭已成为召陵区在脱贫攻坚战中探索实践精准帮扶“两分法”的一个样本,也是家庭境遇发生逆转的一个开端……

    探索精准帮扶“两分法”

    事实上,像武瑞迪这样的贫困家庭,在召陵区各镇办的贫困户中颇具代表性:父亲武建国因病长期卧床不起,母亲几乎丧失劳动能力,奶奶已80岁高龄,妹妹尚在校读书,5.5亩耕地靠人帮种,而她作为家中唯一的“劳力”,为在家照顾日渐病重的父亲,毅然辞去工作,失去了家中仅有的经济来源。

    正是基于多方考量,作为召陵区脱贫攻坚第一责任人,刘耀军选择武瑞迪家作为探索精准帮扶的“试验田”,多次深入家庭中了解一家人所需所思所想后,从剖析家庭致贫原因入手,通过多个行业部门形成合力,探索实践精准帮扶的新策略。

    随后,根据召陵区委、区政府的部署,由区委办牵头,召陵区人社局、民政局、医保中心等单位的一把手以及镇里的各部门负责人参加,在老窝镇召开协调会,专题调查研究贫困户武建国涉及行业部门帮扶政策的落实情况。

    更重要的是,武瑞迪应邀参加了这个“专场”协调会。

    在这次会议上,各相关部门和老窝镇以武建国一家为样本,将已享受及需享受的帮扶政策进行了梳理,列出了一系列帮扶政策:

    一、由人社局为其女武瑞迪在镇扶贫办安排公益性岗位,为其妻程聘办理慢性病证,享受国家医疗相关优惠政策,并在村里安排保洁公益性岗位;在享受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后,为其办理二次报销。

    二、由民政局为其家庭另外三名成员申办低保,6月份申请临时救助1000元,进一步申请大额临时救助1万元。

    三、由卫计委牵头免费在老窝镇卫生院进行签约服务和健康体检。

    四、由教体局帮助其次女继续享受“两免一补”,上半年发放生活补助费625元和营养餐费400元。

    五、由扶贫办负责实施到户增收项目,每年收益不低于1000元,4年收益不低于6000元,并享受贫困村金融扶贫政策,每年增加3300元收入。

    因为之前对武建国家庭有深入详尽的摸查,该区的五个行业部门从不同层面为武建国一家实施全方位的精准帮扶,这让背负外债几近陷入绝境的武瑞迪看到了希望。如今,她凭借着曾在企业担任文员的工作经验,在镇扶贫办协助录入整理管护贫困人员信息资料,除了公益性岗位800元工资外,镇里每月补助1000元。

    “身为贫困户,更知贫困户的难,能够帮助贫困户,才感受到扶贫工作的不易。父亲走了,我会倍加珍惜眼前的工作,不辜负区领导的关怀,争取早日脱贫。”武瑞迪言语中满怀感恩之情。

    这场别开生面的协调会,是把帮扶政策落实在贫困户家中的有益探索,通过对一个贫困家庭的透析,不仅从贫困户的总体情况入手,还关注到每一位家庭成员的实际情况,从而调动多个行业部门参与其中,实施精准帮扶计划,在合情合理合规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将帮扶政策惠及贫困家庭的每一名成员。

    记者了解到,召陵区将此一系列举措总结为“两分工作法”(简称“两分法”),即:通过帮扶队员入户调查,按照贫困户致贫原因和贫困户需求进行分类统计,分配给区民政局、教体局、人社局、建设局、卫计委、残联、财政局、交通局、水利局、农林局、畜牧局这11个行业扶贫部门进行核查、落实,让行业扶贫政策精准、及时、有效地惠及贫困户。

    “两分法”突破政策棚架“最后一公里”

    实际上,在今年初召陵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印发的行业扶贫政策汇编中,已经对11个单位的帮扶政策进行了详尽的细化和分解,按照医疗救助、低保办理、雨露计划、种植项目等12类进行划分落实。

    而此次全面铺开实践的“两分法”先从贫困户的家庭需求入手,无疑促使行业部门在精准帮扶的基础上更加精细化,这种工作方法带来的成效也逐步显现出来。

    家住老窝镇庙王村的王天豪,自小由爷爷奶奶拉扯长大,虽为贫困户,但这个优秀的寒门学子先后获得学校29张“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奖状。今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漯河市第四高级中学,无法享受“两免一补”政策。由于入户调查的工作人员之前已经了解到王天豪的情况,8月30日,在开学前,工作人员到家为孩子送来了1500元的慈善助学款,意想不到的救助让孩子全家激动不已。

    精准扶贫是一个持续的动态过程,贫困户的家庭境遇因各种因素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召陵区探索的“两分法”也随之灵活调整帮扶措施,力求贫困户获得最大收益。目前,“两分法”已覆盖到召陵区确定的1648户4982名贫困人员身上。

    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召陵区民政局通过提标、增户、增人等办法,使贫困户1167户3185人享受低保政策,累计发放低保金295.8万元;实施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孤儿救助等民政政策共惠及贫困人口6200人次;召陵区人社局实施发放创业担保贷款,提供就业岗位,开展就业培训、发放创业补贴、开发公益性岗位、医疗保险扶贫等措施精准帮扶贫困户,惠及贫困群众2643人次;召陵区教体局发放2017年春季各类学生资助项目资金76.3万元,惠及贫困家庭学生813人……

    “两分法”在召陵区的全面实践,有效解决了精准扶贫政策棚架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让贫困户该享受的每一项政策都能及时精准落地。由此而来的是,漯河市脱贫攻坚政策一条一条落地,整改工作现场会在召陵区召开,“两分法”在全市推广。

    除此之外,召陵区以万金镇郭庄村创建扶贫示范村为典型,以点带面,全面推动扶贫示范镇、村创建工作。目前,郭庄村、大孟村、武湾村达到扶贫示范村标准。

    召陵区在做好“两分工作法”的同时,认真落实产业扶贫、就业扶贫、金融扶贫、光伏扶贫精准帮扶项目。目前,培育产业扶贫基地36个,具备劳动能力的784名贫困劳动力得到就业安置,到户增收项目实现贫困户全覆盖,金融、光伏扶贫稳步推进。一系列帮扶措施的实施,使贫困户有稳定的增收渠道,确保其如期脱贫。



《召陵区精准扶贫的“两分法”实践》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uohe.yuduxx.com/shaoling/676293.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