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9-21 09:25 我要投稿
提速增效 服务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喜迎市七次党代会系列报道之服务业发展篇
今年上半年,在国内外形势错综复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全市服务业增加值逆势增长,达到130.6亿元,同比增长11.4%,增速居全省第二位,创近年来新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3.1亿元,同比增长12.0%,居全省第四位。经过近年来的攻坚突破,服务业已经由全市经济的短板,逐渐发展成为全市经济发展新的重要力量。
健全政策机制 优化发展环境
漯河作为内陆小城,长期以来,服务业发展在全市经济中占比较小,发展水平低下,成为制约全市经济发展的短板。
市六次党代会以来,市委、市政府把发展服务业作为转型升级、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举措,持续实施服务业攻坚行动计划,全市服务业呈现了持续较快增长的好态势,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汇聚,积极因素不断增多,服务业对全市经济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成为稳增长、保态势、调结构、促转型的重要力量。
市委、市政府研究提出全市服务业发展攻坚行动计划,制订2013~2015年全市服务业攻坚工作方案,出台了《漯河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漯河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等相关政策。把重大政策落实作为促进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抓手,以简政放权放宽市场准入、清费降负抓好政策落实、保障要素增加土地供应为重点,着力抓好2013年以来国家、省出台的一揽子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措施、政策的实施,通过取消前置审批手续和取消、降低、减免收费项目等举措,大力营造服务业发展的优良环境,激发服务业发展的活力。
为确保各项政策落地实施,市委、市政府完善机制,加大督导考核力度。将服务业攻坚任务、重大项目和“两区”(商务中心区、商业特色区)发展目标列入市政府目标管理体系和全市县级领导班子实绩考核,增加分值权重。持续组织开展全市服务业攻坚季度考核讲评、重点项目建设大督查、“两区”建设观摩等活动,传导压力、激发动力。建立激励机制,将“两区”纳入全市重点项目和产业集聚区观摩活动,对在省、市观摩活动中获得先进位次的源汇区特色商业区予以表彰奖励。将市级服务业引导资金由500万元提高至1000万元,表彰奖励了一批服务业突出贡献企业和高成长服务业企业,极大地激发了全市上下加快服务业发展的积极性。
今年,在全省产业集聚区观摩活动中,我市源汇区特色商业区代表我市参加观摩,再次获小组第一名,建设经验在会上印发交流;全市6个服务业“两区”位次均较上年大幅前移,临颍县特色商业区获一星级特色商业区。
以项目为主导 实施重点突破
市委、市政府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的第一抓手,深入实施服务业发展攻坚行动计划,五年累计完成投资近千亿元。一批打基础、增优势、管长远的大项目和以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示范应用、产业融合发展为特征的好项目陆续建成投用,全市服务业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项目建设成效明显。以中王奥特莱斯、昌建广场等为代表的一批城市综合体,以义乌国际商品城、闽豫国际建材港等为代表的一批新型专业市场,以临港产业物流园、临颍县现代物流园等为代表的一批重大物流项目正在加快推进,美的物流园、中储粮豫南物流园、豫中南汽贸物流城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用。2015年,全市服务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9亿元,增长25.5%。市商务中心区框架体系形成,各县区特色商业区建设成效明显,源汇区特色商业区商文旅融合发展在全省创出特色。
传统服务业特色凸显。我市围绕冷链、粮食、家电、汽车等传统服务业打造特色产业,品牌效应日益凸显。全市A级物流企业达到13家,双汇物流成为全省服务业领军企业。物流业发展异军突起,我市成为全省仅次于郑州的第二大快递分拨转运中心节点城市,顺丰速递、百世汇通、圆通、韵达等国内物流领军企业入驻我市。2015年,快递企业业务量达到1062万件,比上年增长99%。
新业态新产业势头强劲。以电子商务、楼宇经济、众创空间、跨境电子商务等为代表的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蓬勃发展。中国(漯河)电子商务产业园引进了慧聪网、百米生活等一批知名电商企业,自由战士、侠行客旅游网等一批本土电商品牌日益壮大,阿里巴巴·漯河产业带上线企业突破1000家。今年,中国(漯河)电子商务产业园新签约入驻双汇商城等电商企业50家、园区入驻企业达到170家,园区内企业交易额达到16.2亿元。
深化攻坚行动
增强发展意识
2015年,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61.5亿元,增长10.8%、居全省第12位,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6.3%,比2010年提高7个百分点。城乡消费持续繁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7.4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居全省第2位。
今年,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高成长服务业大省”的要求,市委、市政府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服务业发展提出了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建设,持续加快服务业发展,大力开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制造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突出新技术应用、新模式引进、新业态培育,引领带动全市服务业发展提速、规模做大、水平提升。
对此,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必须把握大势、增创优势,补齐短板、培育亮点,努力实现“十三五”服务业发展良好开局。具体要抓好六项工作:一要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二要改造提升商贸流通业;三要创新发展金融业;四要繁荣发展文化旅游业;五要稳定发展房地产业;六要加快发展新兴服务业。
今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更是全市服务业提升发展之年。让我们把服务业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以更加系统的谋划、更加务实的项目、更加有力的举措,深耕服务业发展沃土,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为富民强市加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提速增效 服务业发展驶入“快车道”》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uohe.yuduxx.com/shaoling/473322.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