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漯河新闻 > 召陵区新闻 >

“六大交通”凸显我市枢纽地位

[摘要]全省唯一一条一级公路S238常付线漯河至周口段、S220七蚁线、G107、S241石南线、S330逍白线和京港澳高速等一大批交通建设项目的相继实施,架起了漯河经济发展、百姓幸福的桥梁;285台城市节能环保新型公交车、26台城际纯电动环保大巴集中上线,进一步方便了群...


  全省唯一一条一级公路S238常付线漯河周口段、S220七蚁线、G107、S241石南线、S330逍白线和京港澳高速等一大批交通建设项目的相继实施,架起了漯河经济发展、百姓幸福的桥梁;285台城市节能环保新型公交车、26台城际纯电动环保大巴集中上线,进一步方便了群众出行;新建、改建农村公路661公里,改造客运班线68条,全市53个乡镇、1253个行政村全部实现通车,彻底打通了全市道路“主动脉”和“毛细血管”,实现市、县、乡、村四级联网畅通。发挥漯河在中原城市群城际交通网中的枢纽作用,强力支持河南自贸区建设。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市交通运输系统提出了‘六大交通’(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法治交通、服务交通)建设目标。截至目前,全市交通运输建设项目投资已累计超过23亿元。”近日,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项瑞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我市综合交通网络体系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服务能力持续提升,行业管理规范有序,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六大交通”建设目标初见成效,有力配合了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六项重大攻坚任务,为我市富民强市加快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综合交通建设奠定我市综合交通枢纽地位
      积极做好路网规划调整工作,把我市干线公路由“两纵两横”调整为“六纵七横”,编制完成了《漯河市2013-2030年农村公路路网规划》。相继完成S220七蚁线、G107、S241石南线、S330逍白线和京港澳高速公路漯河境内路段的改(扩)建工程。全力推进全省唯一一条一级公路S238常付线漯河至周口段改建工程。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农村公路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4年以来全市累计新建、改建农村公路661公里,改造危桥31座。船舶运力发展到30万吨,实现历史性突破,沙颍河航运复航工程漯河到周口段已经具备通航条件。龙江路综合公交场站、漯河高铁汽车客运站等三个公交场站建设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初步构建了多种运输方式的有效联运、内捷外畅的立体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促进了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高效流转。

     智慧交通建设实现交通运输信息有效共享
     积极运用“互联网+”科技平台的新模式,扎实推进我市公路枢纽信息化平台建设,以综合交通信息化平台建设为支撑,整合全市交通执法、道路运输、航运、物流、从业人员管理、联网联控便民服务等信息资源,实现了交通运输信息统一采集、综合管理、有效使用,促进了信息的互联互通和有效共享。全面建成的全市重点营运车辆动态监控系统和开通的“12328”交通运输服务电话,进一步加强了对运输市场和城市出租车的远程监控管理。车辆二维码管理系统和客运联网售票系统相继投入使用,全市二级以上客运站全部实现网络售票,进一步强化了省际、市际和旅游客运管理。投资400万元安装了GPS智能调度系统,投资500万元安装了公交IC卡系统,实现了与全国至少72个城市互联互通。初步形成了智能化交通体系,用智能化和信息化引领了我市交通运输行业发展。

     绿色交通建设推动节能减排零排放
      以节能减排零排放为终极目标,大力推广应用可再生能源和节能减排技术。加大城市公交车更新换代力度,全市累计更新城市节能环保新型公交车285台,更新城际纯电动环保大巴26台。今年拟再更新大型纯电动环保公交车70台。加强道路扬尘污染的治理力度,对5条主要市区出口路段开展集中整治。加强道路施工现场管理,确保全面达到“六个百分之百”的标准。同时,注重将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在交通工程项目建设中推广应用,加大节能环保等关键技术的攻关力度,促进科研成果不断转化。其中,在道路施工中推广应用冷再生施工工艺,不仅能够满足路面补强要求、缩短施工工期、提高工程质量,还变废为宝、降低对原材料的需求,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工程投资,提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平安交通建设守住质量安全“生命线”
     不断完善“政府监督、业主负责、社会监理、企业自检”的质量管理体系。全市各交通运输项目建设责任单位和各生产经营性运输企业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大力推动“三查三保”、“五查五促”和优质工程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扎实推进隐患排查和专项治理,以“三关一监督”为重点抓好道路客运安全,以“三关一排查”为重点抓好水上安全,以平安工地创建为重点抓好道路施工安全。同时,认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积极开展平安交通创建和道路运输平安年活动,确保了全市交通运输安全生产良好态势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法治交通建设促进工作效能不断提升
     全面深化交通运输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向社会公布交通运输系统462项行政权力清单和权责清单,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制定了责任清单和行政职权运行流程图,做到“一事一单一图”。建立健全权力清单的动态管理和长效管理机制,完善服务机制,解决基层群众办事难问题。组建市交通运输局执法处,将分散在各类公路和道路运输执法机构的执法职能予以整合,实现一支队伍执法,一个窗口对外,强化执法权力的监管,斩断了执法腐败的源头,执法环境、执法素质、执法效果明显改善。同时对一线执法人员大力开展廉政、职业道德、法律法规等综合素质培训、轮训,增强执法人员规范执法、廉洁执法、文明执法意识,推进执法队伍作风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树立执法队伍良好形象。

     服务交通建设实现客、货运市场“两翼齐飞”
     从群众需求入手,科学设计、编制了《漯河市客运班线公司化改造5年工作规划》,通过推行“一线一公司、一公司多线”的管理模式,逐步实现客运市场主体公司化、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客运班线经营结构更趋合理,服务城乡居民出行能力显著增强,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大力推进“村村通”工程,为方便偏远地区出行,对个别客运班线进行了延伸和调整。全市改造完成客运班线68条,全市53个乡镇全部实现通车,1253个行政村通车率达100%。围绕漯河食品名城建设,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强邮政快递物流与交通运输物流的深度融合。不断加大对宏运集团、市公路运输公司、龙和物流等重点物流运输企业的扶持力度。目前,双汇物流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冷链运输企业,宏运集团跻身全国百强诚信运输企业名单,市公路运输公司发展成为国家级甩挂运输试点企业,道路运输结构显著优化。同时,汽车维修企业向维修专业化、经营多样化、服务网络化和品牌化发展,近二十家知名汽车维修4S店相继落户我市。(记者 王 智 通讯员 曹 明)



《“六大交通”凸显我市枢纽地位》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uohe.yuduxx.com/shaoling/470273.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