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漯河新闻 > 今日漯河 >

聆听漯河“最美住建人”的“最美住建事”系列之一

[摘要]聆 听 漯 河 “最美住建人”的“最美住建事” ——漯河市住建系统7月份“最美住建人”先进事迹综述 风雨兼程同谱时代篇章,砥砺奋进共铸城市荣光。 为贯彻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开展“争创忠诚干净担当好班子、争创忠诚干净担当好干部”...

聆 听 漯 河


“最美住建人”的“最美住建事”


      ——漯河市住建系统7月份“最美住建人”先进事迹综述

   

  风雨兼程同谱时代篇章,砥砺奋进共铸城市荣光。


  为贯彻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开展“争创忠诚干净担当好班子、争创忠诚干净担当好干部”活动,深入挖掘和培育一批可亲、可信、可敬、可学的先进典型,市住建局在全市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开展“最美住建人”评选活动,旨在全市住建领域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奋进新时代,着力打造“高效住建、活力住建、民生住建”。活动刚一启动,全系统各单位就踊跃推荐了一大批优秀的先进工作者代表。他们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为我市城乡建设事业做出积极贡献,为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树立了学习的标杆;他们以实干履行使命,用担当诠释忠诚,用智慧和汗水谱写生命的华章;他们爱岗敬业、崇德向善、无私奉献、开拓创新……他们是受人尊敬的“最美住建人”。





  本篇起,让我们一起走进“最美住建人”

一起聆听他们的“最美住建事”

一起感受他们平凡而闪光的人生——





乡亲们的贴心人

                ——田林喜


image.png


  在召陵区万金镇郭庄村,一提起田林喜的名字几乎无人不晓、无人不知。身为市住建局房屋维修资金服务中心副主任的田林喜,自2015年9月派驻到召陵区万金镇郭庄村任驻村第一书记以来,他始终坚守“履职尽责、敢于担当、心系百姓、用心做事”的工作理念,驻村四年来,他累计申请投入资金1439.28万元,实施帮扶项目20多个,完成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和示范村建设,改善村民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为村民留下了许多感人故事。


  在村内道路建设期间,田林喜为保证施工质量,日夜坚守在施工现场,同施工人员同吃同劳动,很多时候陪施工人员到凌晨三、四点钟,一连40多天未曾回过家,就连换洗的衣服都是家人送到村里的。路修好了,他的身体消瘦了,脸晒黑了,小孙女到村里看他时都叫他“黑老包爷爷”了。村民和家人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和他的孩子曾有这样的微信对话:“爸,有空回家吧,我们都想你了,我们一家多久没在一起吃饭了呀?世钰(他的儿子)想爸爸了!”“谢谢孩子对爸的牵挂,最近村里太忙了,爸爸也想你们啦,过几天爸就回去看你们。”


  2017年,田林喜两年的驻村任期期满,但郭庄村的老百姓都舍不得他走,村委班子和全村几十位村民代表多次到市、区和派驻单位挽留田林喜,坚决要求他留下。而在他的内心深处也总觉得还有许多未了的工作要做,于是,他又义无反顾地留了下来,继续担任郭庄村第一书记,继续为乡亲们的幸福生活努力着。


  2016年大年三十,已回到家与家人团聚的他,心里还是放不下村中的贫困户和残疾人,他不顾自己身患重感冒,让儿子开车来到残疾人贫困户郭现华家中,为他送上自家煮好的饺子以及水果和其它年货。


  2017年12月份,排水沟建设和光伏发电项目施工期间,身患重感冒30多天的他,一直坚持白天坚守在施工现场,晚上到村卫生室打针输水。排水沟的每一个连接处他都要亲自设计,现场监督施工,从不放过每一处易出现问题的工段,把群众的事当做自己的事。群众感激的说:“有老田在,我们什么事都放心,他真是当代焦裕禄式的好干部!”


  “四年扶贫事,终生扶贫情。”四年的任职,对田林喜而言,付出的是心血、汗水,收获的是信任、感情。无私奉献、淡泊名利的他,更是我市脱贫攻坚战役中最美的身影。




穿越时空的大爱

              ——傅振南


image.png


  采访傅振南时,他再三说:“都是该做的工作,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翻开他的履历表,虽然只有简短的几行文字,但从字里行间却分明能够感受得到他那些非比寻常的点滴,串连起一段闪光岁月……


  2008年,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后,傅振南主动报名参加援川过渡活动板房建设。作为先遣队,他们一行人冒着不断发生的余震,驱车颠簸十六七个小时,行程1400多公里,于出发当晚近11点到达绵阳市安县。虽然条件艰苦,但在当时的每位建设者心里,都只有一个想法,就是“灾区群众等不得”;只有一个信念,就是要通过我们的双手,让灾区受灾群众尽早告别拥挤和闷热的帐篷。他和同志们克服种种恶劣的生活条件、连续余震和阴雨、施工条件差、配套材料缺等难以想象的困难,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白天顶着烈日测量场地,夜晚加班绘制规划图,日夜奋战,风餐露宿,经过连续奋战,建起了一排排崭新的活动板房。


  从第一批进入灾区到最后一批撤离,傅振南经历了援建安置房的全程。入川时,怕家人担心,他只告诉了妻子一个人,直到新闻中报道我市援川进程时,家中老人才知道他已经去了四川。但是在整个援建过程中,老人始终没有和他联系一次,只是每天打电话给妻子,问一句话:“没有啥事吧?”这其中既有牵挂担心,又有怕儿子为他们担心的不安。父母克制的关爱让他总是充满了满满的内疚。但在他的心里,舍弃自我的小家换来更多家庭的安宁,让天下更多的父母安心也是对父母孝心的另一种表达。


  2014至2016年,他又主动请缨参加第八批援疆工作。在任职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他勇于承担重任,不畏艰难险阻查勘了分布在全县1.9万平方公里的各个村庄,为伊吾县的城乡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出色地完成了河南援疆及受援地安排的建设任务。在援疆期间,他的父亲罹患重病,在患病的几个月时间内,他心怀愧疚却依然坚守在工作一线。父亲终因病医治无效去世,没能亲眼见到父亲最后一眼,也成了他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由于表现出色,他被评为“第八批省市优秀援疆干部人才”,并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府记功一次。


  “不论是援川还是援疆,选择了就意味着要义无反顾的付出,要不求回报的奉献!能参与到这些重大工作中来,是我的荣幸,更是我的职责!”作为市住建局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代建中心的一员,谈起这些经历,傅振南嘴角挂着微笑,平淡而坚定。



质量监督的守护神

                   ——李珂

image.png


  没有豪言壮语,工地上头戴安全帽风尘仆仆的身影总少不了他;没有人情迁就,一双“火眼金睛”让工程质量隐患无所遁形。他,就是默默充当着市政工程行业的“质量监督守护神”的李珂。


  热火朝天的雨污分流工地上,工人们挥汗如雨,塔吊耸立的丹江路桥现场,机器轰鸣。而在这紧张繁忙的场景中,总能见到一位风尘仆仆、步履匆匆的监督员,他头戴安全帽,穿行于工地的每一个角落。作为市住建局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站的一员,参加工作已25年的李珂始终保持着一颗初心,以一颗敬畏之心为我市市政工程各个环节的质量严把关。精湛的专业知识及丰富的质量管理经验,练就了他的一双“火眼金睛”。他总能发现一些不被人们重视的工程质量隐患,一经发现,或当即指出纠正,或下达书面通知书,责令限期整改。对于他的严格要求,好多人不理解,认为太过分。但他有坚定的信念:这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的职责,我必须这样做。宁做工程管理上的“恶人”,决不能做由于不负责任而给国家造成损失的“罪人”!


  在李珂铁面无私的监督下,一项项工程被打造成精品工程、可靠工程,经受了时间的检验。近年来,市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金山路改造、湘江路道路排水、白云山路大修改造等工程相继获得了“河南省市政优良工程”、“河南省市政金杯奖”等荣誉称号。


  由于市政工程质量监督是户外工作,夏天三伏的酷暑,冬天刺骨的寒风,一天下来,李珂常常满身灰尘,汗流浃背。长期的户外工作,他积累了大量的施工现场一手资料,工作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由于市政工程施工作业具有很强的连续性, 多年来,他加班加点成为家常便饭,休息日经常接到电话二话不说就出门工作。太白山路桥混凝土浇筑,他值守现场直到凌晨,雨污分流工程紧张施工,在每个关键节点中都有他检查的身影。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李珂将一名普通质检人的全部精力、责任、担当和高尚的品质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平凡又伟大的质监工作。对他来说,以过硬的质量监督,打造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百年工程,就是人生的意义所在。




城市血管清道夫

              ——王留柱


image.png


  他干着最脏最累的活儿,“出淤泥而不染”的他有着莲花般的高贵品质。一双布满老茧和沟痕的双手,无言地诉说着他26年工作中不平凡的人生历练。他,就是市住建局宏锦市政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排水队队长王留柱。


  作为城市道路“肠梗阻”的主治医师,近年来,他带领队员们疏通排水管道每年累计3000余米,维修窨井1500余座,清挖窨井10000余次,疏通化粪池15座,清运污泥2800余立方米。先后组织解决了人民路涵洞道路损坏问题、八一路涵洞道路排水改造问题、贸易区桂江路排水不畅等问题。


  排水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宁可脏一人,幸福千万家;他们与黑暗相伴,与恶臭为伍,常年钻在地下,浅则两三米,深则几十米,默默扮演“城市血管清道夫”的角色。众所周知,城市排水管网的养护疏通是一项又脏又累的工作,窨井内有毒气体的侵蚀,疏通后的污水如决口般的冲击,都时刻威胁着排水职工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但王留柱却说:“下水道疏通这活儿是个良心活儿,咱平时苦点累点没什么,关键是污水一漫溢,群众也跟着受罪,更影响城市环境。”


  有一年冬天,王留柱接到12319城建热线投诉:漯河火车站广场附近一窨井被大车碾坏。他带领几个同志迅速赶往现场修复,由于下雪天路面湿滑,井盖脱落砸在他的脚面上,当时就肿得厉害,但他硬是一瘸一拐地将井盖修好。后来到医院检查后才发现,他的两个脚趾骨竟然骨折。盛夏防汛,防汛通道出口被村民倾倒的垃圾堵塞,导致市区雨水无法正常排放,污水沟散发出阵阵恶臭,临近40摄氏度的高温未能阻挡为市民服务的“排水人”。面对污水沟内翻滚的臭气泡,他二话不说,穿上皮裤跳入污水沟连续近两个小时进行人工打捞,现场的群众无不为之动容。


  多年来,由于长期和污水污泥接触,他的双脚饱受伤病,有时肿得连鞋也穿不上,但他从未请过一天假。即使是老父亲病重,住进ICU病房,他仍然坚守在寒冷的冬夜,连夜奋战清除路面积雪,保障市民的正常出行。这种“牺牲小家,服务万家”的精神着实令人感动。




愿做家中顶梁柱

                ——吕凌


image.png


  常言道:百善孝为先。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在吕凌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吕凌的家是一个五世同堂的大家庭,作为家中最小的孩子,她主动承担起照顾老人的责任,在外地工作的哥哥姐姐封她为“大管家”。


  2016年吕凌被评为“漯河市第九届十大孝子人物” 之一;而她的家庭,也在2017年被评为“最美家庭”荣誉称号。获此殊荣的背后,是吕凌和她的家庭成员之间几十年如一日的尊老爱幼、互敬互爱、和睦相处。五代同堂的大家庭里,上有105岁的姥姥、80岁的母亲,下有正值青春期的孩子;一家人尊老爱幼,兄友弟恭,和乐融融。从小耳濡目染父母的相敬如宾、恩爱扶持,成年工作后的她也把从父母和兄姐身上学习到的孝老爱亲、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延续到了工作和家庭中。


  吕凌小时候,父母由于工作需要,经常辗转各地。所以,吕凌和她的哥哥姐姐都是由姥姥一手带大的。如今,吕凌兄妹几个事业有成,看着姥姥日渐佝偻的背影,下决心好好孝敬她。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在吕凌家里,处处充满了爱和尊敬,洋溢着幸福和谐的气氛。2013年冬天,当时99岁的姥姥在下楼梯时不小心摔了一跤,致使髋关节骨折,医生说由于年龄太大,如做手术的话,风险会很大。但不做手术,长期卧床,病人的心肺功能会逐渐衰竭。听到这个消息,一家人都慌了神。但姥姥坚定地说:我想站起来。面对坚强的姥姥,吕凌和家人齐心协力说服医生给姥姥做手术。最终,姥姥的手术很成功。术后,吕凌安排家人轮流照顾姥姥,她更是不分昼夜、无微不至地陪护在姥姥身边。三个月后,姥姥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又能下床走路了。如今105岁的姥姥,除了走路不太利落,精神依然很好。


  吕凌在市住建局建设工程标准定额站一直从事办公室和工会工作,工作十余年来,她爱岗敬业、恪尽职守、无私奉献。她和爱人互敬互爱,生活美满幸福。父母的言传身教、一举一动对子女理想道德的形成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吕凌用她的点滴行动为孩子树立榜样,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孩子踏实好学、孝敬老人,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吕凌的家庭只是我们这个和谐社会万千家庭中的一个缩影,他们互敬互爱,真情付出,携手走过人生的风风雨雨,用爱心构建了一个令人羡慕的最美家庭。”在2018年“最美家庭”颁奖典礼中,主持人对吕凌家庭如是评价。


  因为爱,所以幸福。吕凌身上汇集的勇于担当、任劳任怨的朴实品格,是对“最美住建人”的最好注解。




  一幢幢高楼耸立,一条条道路四通八达,一项项雨污管道分流……当人们尽享舒适整洁的城市环境时,住建系统各行各业的一线职工,在用他们的努力和汗水,描绘这座城市最美的那道风景线!让我们记录下这些辛劳的人,让我们全景展示他们的“业绩”,对他们说一声:你们辛苦了!



  身边的榜样,前行的力量。“最美住建人”的“最美住建事”,让我们的心灵得到了洗礼,也希望他们的精神能够引领更多的人,凝聚全社会全系统干事创业的正能量,激励大家用责任和担当、用智慧和汗水去书写新的时代篇章!

 


《聆听漯河“最美住建人”的“最美住建事”系列之一》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uohe.yuduxx.com/jinri/801674.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