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12-22 14:01 我要投稿
群众说:监委会是村里的“小纪委”
11月27日上午,虽然气温较低,但曹店村文化广场南侧的一栋两层小楼正在热火朝天地施工中。
村主任苏闪民告诉记者,那是村里新建的办公楼。苏闪民说:“这栋小楼能顺利建起来,说起来还有一段故事。” 曹店村的旧办公楼已经用了近三十年,面积狭小,房屋破旧。几个月前,村里经过商议,决定把旧办公楼和小院一并拍卖给村民,再新建一栋村办公楼。
而旧办公楼卖给谁、卖多少钱,成了全体村民关注的焦点。
“我们根据阳光村务和村务监督等有关要求,公开处理村集体财产,处理过程接受村监委会严格监督。”苏闪民说,村党支部提出拍卖方案后,严格按照“廉政十条”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等要求,先后通过村“两委”班子会、党员代表会、村民代表会、监委会会议等程序确定拍卖方案。拍卖当天,村民监督委员会成员依法独立行使监督权,对整个拍卖过程进行严格监督,村民有意见可随时向村监委会和乡纪委反映。最终,经过招标拍卖,原本只被估价24万元的办公楼拍出了25万元,村民对此没有任何异议。
“这次拍卖,让村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村干部,也看到了背后强大的监督力量。”曹店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曹金喜对记者说,像这种事,以前村干部虽然做得公平公正,但因为群众对整个过程不知情,私下仍会说东道西,再加上我们监委会干部很多时候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入手进行监督,往往影响到工作进程。自从推行“廉政十 条”后,只要有时间,乡纪委干部就给我们补课,手把手指导我们开展工作。
现在,村干部们自觉接受监督,群众也对村干部很信服。
在骆坡村,今年有78位村民享受到了低保待遇,可是却没有村民到上级部门告状,反映村干部处事不公等问题。
这一可喜的变化,让村干部们如释重负。
“同样是决定享受低保待遇的名额,往年也是经过班子研究讨论通过,可是一些村民仍然认为我们一手遮天,在办人情保、关系保,不公平公正。”说起以往的经过,村党支部书记陈东民摇头苦笑。
今年推行“廉政十条”后,村干部严格按照村务公开流程图办事。村“两委”班子对自愿申请低保的100多人的名单进行商议,然后合并召开村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对申请低保的人进行无记名投票,按得票情况和家庭实际情况确定名额,整个过程由村监委会参与监督。后来低保名单在村里进行了公示,公示期内没有村民提出异议,才报送乡政府。
听说乡政府工作人员前段时间还到村里进行了暗访。
骆坡村监委会主任骆联合由衷地说:“我们新一届村监委会成立后,直接在乡里进行了5天集中培训,几乎涵盖了村务监督的各种事项。乡纪委也常跟我们联系,组织我们交流工作心得。现在,村民们有村里事务的决定权了,对村干部的信任增添了几分,村干部干起工作来也心不虚了,说话有底气了。群众说监委会简直就是村里的‘小纪委’。”让小微权利规范运作
年初以来,乡党委根据各村具体实际,对“廉政十条”考核实施意见进行细化分解,每一项考核指标都责任到人、到部门,并根据各村不同特点,制订分阶段、分层次、分类型的推进措施,增强落实“廉政十条”的整体性、系统性、实效性,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到位。同时,组织各村党员干部结合“廉政十条”考核要求,学习阳光村务流程,进一步厘清、规范村级管理事务权力,确保农村小微权力运行“一切工作有程序、一切程序有控制、一切控制有规范、一切规范有依据”。
记者了解到,“廉政十条”推行以来,村民、村干部和乡干部看到了新变化。
一是村务更加公开透明,决策更加民主科学。随着村级“廉政十条”工作深入推进,彻底扭转了过去村务公开不够彻底、不够全面的局面。实行阳光村务后,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也更加规范,集体研究民主决策已形成新常态。
二是减少怠工懒政现象,留住为民干事创业人才。推行“廉政十条”后,村务管理更加规范,暗箱操作的可能性大大降低,那些在村“两委”换届中抱着以权谋私、损人利己思想当选的村干部,要么改变错误思想观念廉洁从政,要么适应不了新常态有退出的想法。
三是提升服务群众能力,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问十乡纪委将贯彻“廉政十条”促进农村干部廉洁履行职责与解决农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相结合,设立公共举报箱,公开举报电话及电子邮箱。同时,切实调动村监委会成员工作积极性,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努力提高居民群众对反腐倡廉的满意度,极大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问十乡党委书记师艳芳说:“‘廉政十条’是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向农村基层组织的一种延伸,对村级党风廉政建设提出了刚性要求,将群众关心、农村基层涉及的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事项具体化、规范化,用法治方式和制度手段管住‘村官’的‘绝对权力’。‘廉政十条’推行以后,在农村低保、发展党员、资金救助等事项决策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有关程序进行,每个环节都公开透明、接受监督,杜绝了暗箱操作,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呈现出和谐新气象。”问十乡纪委书记刘志远告诉记者,“村官”虽小,在村民眼里却是党和政府的形象代言人,如何让“村官”清白,是反腐倡廉工作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廉政十条”在给“村官”开出权力清单时,更加重视监督细节,给了群众和社会最大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填补了基层纪检监察工作的空白,让辖区的村民对村“两委”决策少了怨气,多了服气和拥护,从而促进了农村和谐稳定,更促进了“四项基础制度”建设。
刘志远说,下一步,问十乡将在“严”和“实”上下更大的功夫,建立和完善乡、村监督体系,形成一级抓一级的工作机制,激发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内在动力,推进农村各项反腐倡廉任务落到实处,共同打造勤政廉洁的农村基层党组织,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氛围。
《问十乡:监督机制“挤压”腐败空间》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uohe.yuduxx.com/yuanhui/297705.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