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区司法局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
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充分发挥司法行政机关“法制宣传”、“法律服务”、“法律保障”三大职能优势,组织全体干部职工成立8个工作组,在全区开展 “司法行政惠民服务进万家”活动,消除了
社会上大量的矛盾纠纷、解决了基层基础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升了队伍形象和社会公信力,为构筑和谐源汇、法制源汇做出了积极贡献。主要做法:
一、深入群众,强化法制宣传
一是通过在各村巡回播放录音、展出版面、发放宣传资料宣传司法行政各项职能及与群众生产生活联系密切的法律法规。二是利用“法律六进”宣讲团到群众中举办法制宣传教育讲座,依托各类法治
文化阵地深入开展群众性法治文艺演出活动,依托住宅小区广泛开展反映市
民生活的法治文艺演出,进一步传播法律知识,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三是还把法制宣传教育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结合,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相结合,积极做法制文化的实践者和传播者。“进万家”活动开展以来,共组织集中宣传活动50次,出动宣传车100余辆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0万余份,解答各类咨询3000余人次,走进了逾8700户家庭。
二、化解矛盾,确保社会平安
一是通过进村(小区)入户与群众促膝谈心、走访调查等形式了解社情民意,排查各类矛盾纠纷和各种不安定因素,并依法进行调解。二是对一时难以解决的复杂矛盾纠纷,交辖区司法所纳入日常调解限期解决,并实行首调负责制,全程介入,跟踪问效。三是对于一些不安定因素,发现后要先做好情绪稳定工作并迅速上报当地党委政府,确保不出现因贻误时机而导致事态恶化现象发生。问十乡董庄王大娘80高龄,因三个儿子相互推诿拒绝赡养,日常生活成了问题,“进万家”活动开展后,她向活动组求助,活动组联系调委会做通三个儿子的思想工作,达成了赡养协议,解开了她多年的心结。“进万家”活动共通过走访排查出不安定因素1027起,其中群体性纠纷22起、涉访涉诉纠纷41起,防止民转刑案件6起,防止群体性械斗案件4起,成功化解率达98.3%。
三、宽严相济,提升矫正效果
一是针对各司法所制定方案并实施了形式多样的教育学习活动,有效地帮助矫正对象克服自卑、消极的心理,充实其精神生活并提醒他们吸取以往的深刻教训。大刘镇湾王村农民王某因防卫过当受到刑事处罚,目前在矫,他总认为当初自己是在防卫,不该受到处罚,平日在言辞上表现出强烈不满,工作组了解情况后,耐心对其讲解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区别,做了大量思想工作,使王某逐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自觉接受矫正。二是通过走访,掌握分包辖区内矫正对象报到情况、人数、动态、监管措施的落实以及矫正效果等进行排查走访,做到“基本情况明、矫正思路清、个案措施强”,促使矫正对象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树立起重新做人的信心。三是各活动组积极配合全区组织开展的“打盗抢、反暴恐”专项活动,深挖违法犯罪线索,有价值的线索迅速报告公安机关,消除治安隐患。截止目前,我区共接收矫正对象175人,共有99名矫正对象顺利解矫,在矫的76名人员已全部走访一遍。
四、创新帮教,彰显人文关怀
一是建立刑满释放人员无缝对接机制,体现对刑释解教人员人性化的管理,充分彰显了司法行政部门执政为民的服务理念。二是对全区315名安置帮教对象走访一遍,了解其思想状况和实际困难,并将掌握的实际情况纳入帮教档案,针对不同情况分别予以解决,先后安排13人进入“
源汇区雨霁过渡性安置帮教基地”、为21人申请了低保、为自主
创业的15名帮教对象申办了免税手续。不仅是在感情上给予刑释解教人员以人文关怀,更关键的是授之以渔,让其回归社会没有后顾之忧。
五、应援尽援,强化法律服务
一是对摸排出的需要提供法律维权服务的群众进行登记建档,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困难群众、弱势群体、特殊人群,尤其是军烈属、农民工等,主动跟踪联系,及时提供法律援助服务,并确保做到应援尽援、应援优援。二是法律援助中心以乡(镇)、办为单位,明确专人分包,负责具体指导法律援助工作站的业务工作,及时处理法律援助工作站遇到的各种问题,提高指导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各乡(镇)办法律援助接待站简化法律援助手续,实行全天候电话预约服务,推行上门服务,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优质的法律援助服务。据统计,活动开展以来共掌握法律援助需求资讯450余条,办理各类援助案件260余件,为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500余万元。
《延伸司法职能服务大众民生“司法行政惠民服务进万家”扎实开展成效显著》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uohe.yuduxx.com/yuanhui/201219.html,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