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4-03 12:52 我要投稿
清明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草长莺飞之时,扫墓祭祖、缅怀英烈、寄托哀思,既是一种节日仪式,也是沿袭千年的社会心理。近期,我市民政、环保等部门先后发出文明祭扫的倡议书,倡导市民采用敬献鲜花、植树绿化、踏青遥祭、经典诵读等方式缅怀故人,弘扬慎终追远等优秀传统文化,不在林区、景区等禁火区域烧纸钱、燃放鞭炮。这些倡议及时而必要,对于推动全体市民移风易俗、形成文明祭扫新风尚具有重要意义。
文明祭扫,旨在追思缅怀、传承先辈精神,重在低碳环保。一束鲜花,寄托着世人的哀思;一杯清酒,表达对逝者的缅怀;家人捧读先人所遗家书,是家风家训的熏陶;为长眠的英烈作首悼诗,是与逝者的精神对话。在环境质量堪忧的今天,采用文明祭扫方式既可减少空气污染,又能杜绝铺张浪费,还能防止火灾发生。一举三得,何乐不为?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节同时也是踏青出游的好时候。当我们携家带口、呼朋引伴外出游玩时,在做好安全工作的前提下,千万不要忘记“文明”二字,对人友善相待,遇事冷静担当,定能为我们的出游体验加分不少。
这个清明节,让我们进一步践行文明低碳理念,以实际行动为社会带来一股简约、清新、文明之风。
《清明节:少点烟火味多些文化味》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uohe.yuduxx.com/shaoling/582389.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