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漯河新闻 > 召陵区新闻 >

沃野展宏图——“十二五”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纪实

[摘要]风正济时,扬帆破浪阔步向前;五年深耕,花红果硕催人奋进。 “十二五”期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以发展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以农业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为目标,瞄准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的主...

 
  风正济时,扬帆破浪阔步向前;五年深耕,花红果硕催人奋进。

     “十二五”期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以发展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以农业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为目标,瞄准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的主攻方向,以高标准粮田建设、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都市生态农业发展为载体,切实转变发展方式,着力调整优化结构,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大力发展产业化经营,切实加强质量安全监管,走出了一条以工促农、工农互动发展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15年1月,漯河成功申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整市制创建的地级市之一。 

    粮食生产能力稳步提高
     农为政本,食为民天。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粮食生产作为全市“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创建粮食优质高产示范市为目标,全面启动实施了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工程。目前,全市已建成123.6万亩“田成方、林成网、路相连、渠相通、旱能浇、涝能排”的高标准粮田,临颍和郾城的30万亩方、舞阳16万亩方成为高标准粮田建设的示范工程。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旱涝保收田面积分别占全市耕地面积的80%和72%。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4.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3.5个百分点。通过开展“千名科技人员包千村”服务农业生产活动,集成推广高产高效技术,实行统一供应良种、统一配方施肥、统一“一喷三防”、统一秸秆还田、统一农机服务,确保良种良法配套和农机农艺结合。2015年,全市粮食总产    达到182.6万吨,比去年粮食总产增长4.4%,再创历史新高,实现了“十二连增”。2015年3月20日,全国春季农业生产暨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会议在我市成功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对我市的粮食生产给予了高度评价。
    
     农业产业化经营蓬勃发展
     工农互动,融合发展。我市坚持以发展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围绕“农”字做文章,围绕农业办工业,把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延伸农业产业链条作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重中之重,立足本地农产品资源优势,大力实施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工程,打造出双汇肉制品产业化集群等21个全循环、全链条、高质量、高效益的农业产业化集群,引领全市形成了以粮食深加工、肉类精加工、果蔬加工、休闲食品和饮料制造五大主导产业体系。全市年产销肉制品680万吨、世界第一,年产休闲食品100万吨、全国第一,年加工转化粮食600万吨、全省第一,年加工饮料307万吨、全省第一。目前,全市已培育出6个国家级、37个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4个全国主食加工业示范企业,国家级龙头企业、主食加工业示范企业数    量居全省前列,农业产业化水平始终走在全省前列。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2844个,家庭农场发展到472家,带动农户20万多户,有力地促进了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全市近80%的农户不同程度进入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每户年均增收4300多元。
    
     高效特色农业活力迸发
     高效农业,快速发展。我市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全市土地流转面积137.9万亩,占家庭承包经营面积的59%,为推动全市现代农业实现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市优质粮种植面积占粮食总面积的8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蔬菜种植面积达到97.4万亩,人均蔬菜占有量达840公斤,是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7倍。特色农业快速发展,形成了以临颍县40万亩小辣椒、10万亩大蒜,郾城区万亩芦笋等一批区域性特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为全市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休闲观光农业亮点纷呈,全市建成以沙澧春天现代农业示范园、三里桥绿色农业生态园、小村铺有机蔬菜种植示范园、天翼草莓文化科技园等集生产观光、采摘体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农业观光园区37个,直接受益农户1.5万户,户均年增收达5000多元,成为全市现代农业快速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升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我市立足食品加工业特色优势,致力在提高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全面打造国人“大厨房”上求突破。突出抓好资料准投、市场准入、产品准出、标准生产、质量认证等关键环节,不断健全完善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加大“三品一标”认证管理,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全市无公害基地标准化覆盖率达95%以上,基地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合格率达100%,市场检测合格率达98%以上,推广各类农业标准238项,已建成各类标准化示范区128个,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131个,147个农产品获得“三品”认证。漯河相继成为全国首批农业标准化综合示范市、河南省首家蔬菜类    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辣椒)标准化生产基地。强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全市食品行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4个、河南省著名商标57个、中国名牌产品4个、河南省名牌产品45个,漯河成为“中国品牌城市”。全市肉制品、面制品和无公害蔬菜等产品遍布全国各地,“舌尖上的漯河”享誉华夏。
    
      农业服务体系日益完善
     科技惠民生,服务促发展。我市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战略,深入实施“五个十”农业科技工程和“五个一”科技服务活动。几年来,累计引进新品种60多个,推广农业新技术50多项,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全市新建基层农技推广区域站26个,专业服务队发展到800个,乡镇农业信息服务站达到140个,已初步形成科研、示范、推广、培训为一体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深入实施“千名科技人员包千村”服务农业生产行动,有效解决科技棚架问题,确保先进适用农业技术普及到广大农户,推广到田间地头。积极鼓励支持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订单购    销、电子商务、集中配送等新型流通业态,全市入驻阿里巴巴·漯河产业带的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已达700多家,金龙面业、三剑客奶业等4家企业被市政府认定为电商示范企业。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多点突破,物联网技术、数字化远程监控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不断扩大,农业信息加快向农户延伸,正在驶入发展快车道。
     更扬风帆立潮头,再踏层峰辟新天。“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冲刺的五年,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四化同步”的关键五年。
     展望“十三五”,漯河农业仍将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继续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统领,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为目标,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为主攻方向,积极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不断完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生产体系和产业体系,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为我市“一区两城一中心”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力支撑。(刘贵玲 张继峰)



《沃野展宏图——“十二五”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纪实》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uohe.yuduxx.com/shaoling/305004.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