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下午,市委、市政府召开第三次经济
社会发展重大专题汇报会,集中听取对外开放平台建设、城市防洪防涝及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打造区域性交通枢纽、破解企业融资难等专题研究成果汇报,并进行讨论研究。市委书记马正跃主持汇报会。市长曹存正,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惠,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孔祥智,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邵成山,市政府副市长刘国勤参加。
会议指出,对外开放平台建设是为
漯河今后发展打造新优势、增强新活力的重要载体。从当前大的形势看,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和中原经济区、
郑州航空港建设及
河南省“自贸区”的申建,为我市扩大对外开放提供了新的机遇。从漯河自身发展看,随着六项重大攻坚任务深入推进和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尤其是壮大经济实力、扩大对外开放影响力,都需要强化对外开放平台建设,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要深度谋划,吃透情况,围绕“一带一路”、河南省“自贸区”申建等,深入研究对我市当前和今后发展带来的影响和机遇,进一步加强对接,加强顶层设计,谋划确定我市对外开放平台总体格局和定位。要整体布局,坚持站在全市对外开放的高度,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整合全市资源,进行系统谋划、优化布局。特别要把开放平台建设和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开发建设及漯河港建设有机融为一体,不仅要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正能量,而且要为示范区开发建设提供有力支撑。要加快推进。对漯河海关、保税仓等申建问题,要与上级有关部门加强对接,现在就要加紧推进,为我市对外开放、
招商引资创造好的环境和条件。
会议指出,加强城市防洪防涝及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意义重大。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一区两城一中心”,“两城”就是要打造食品名城和生态宜居名城,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充分发挥我市水资源丰富优势,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为广大市民提供一个更好的生产生活环境,进一步提升市民的幸福指数。要在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邀请相关机构和专家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优化方案,抓紧制订我市水生态文明建设整体规划,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提供基本遵循和指导。要抢抓机遇,发挥优势,争取我市申报成为全国城市防洪防涝建设试点城市,争取纳入海绵城市建设试点,赢得上级相关政策和资金支持。要按照“一带五系十湖”构想,依托漯河现有丰富水资源和沙澧河生态景观带优势,与城市总规划和“十三五”规划紧密套合,与河流治污、环保治理相结合,充分论证,科学规划,打造亮点,努力建设北方水城。
会议强调,打造区域性交通枢纽,要发挥优势,加强顶层设计,突出抓好交通项目建设,积极与上级有关部门搞好衔接,争取把我市交通规划项目尽可能多地纳入国家和省“十三五”规划,争取上级支持。要借助专题研究,进一步细化和谋划好我市“十三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根据财力和实际需要,分清轻重缓急,做到总体规划、分步实施。要进一步研究如何发挥区域性交通枢纽的综合优势,与食品、物流等产业发展进一步搞好对接,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支撑。会议强调,融资难是近年来困扰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尤其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在目前经济形势复杂严峻的情况下,融资难成为制约企业发展、影响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因素。要运用好专题研究成果,推进相关工作,综合施策来缓解企业融资难。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研究拿出“一揽子”务实管用的意见和措施,破解融资难题。要引导
银行稳定信贷,采取加大银企对接力度等措施,保持信贷合理稳定增长。作为企业要提高自身素质,增强信用意识,特别是具备实力和条件的企业,积极通过上市、发行企业
债券等途径,推进直接融资,加快企业发展。
会议最后强调,抓好经济社会发展重大专题,要着力搞好“三个结合”。一是重大专题研究要和争取项目、资金结合起来,加强与国家、省层面的对接,争取我市更多项目进入国家“笼子”和省里“盘子”,取得资金、项目、政策的支持。二是重大专题研究要和谋划全市“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把研究成果直接运用到“十三五”规划中。三是重大专题研究要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把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推进工作的政策、举措,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动力。(杨海燕)
《市委市政府召开第三次经济社会发展重大专题汇报会 马正跃主持 曹存正等参加》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uohe.yuduxx.com/shaoling/202697.html,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