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3-20 07:31 我要投稿
万金镇新世纪中心幼儿园、新世纪双语学校校长姜翠梅(陈庆贺 摄)
漯河市召陵区副区长刘苏(左三)在区教科体局副局长陈丽萍(左一)新世纪双语学校校长姜翠梅(左二)的陪同下指导工作(陈庆贺 摄)
阳春三月,河南的漯河大地,小草破土,枝头吐绿。
3月5日,正值“三八”妇女节的前夕,在漯河市召陵区副区长刘苏、区教科体局副局长陈丽萍等同志的陪同下,我们慕名采访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万金镇新世纪中心幼儿园、新世纪双语学校校长姜翠梅,她不仅是漯河市巾帼创业带头人、巾帼创业之星,还是漯河年度十大女杰、市人大代表 ,这位拥有40年教龄的老园丁在她桂冠的背后走过一条辛酸而又充满着大爱的艰辛之路。
学校所在的漯河市位于河南省中南部,曾是“内陆经济特区”,现已被评为”中国品牌城市”,而且是中西部首个、全国第二个获此殊荣的城市。这里历史悠久,在贾湖遗址出土的七音骨笛,是世界最早的乐器;发现的甲骨契刻符号是迄今为止世上最早的文字雏形;出土的酿酒遗留物将人类酿酒史推到了9000多年前。漯河的召陵区位居要冲,战国时期,魏国在此建立了召陵邑。2004年9月经国务院、河南省政府批准,设立召陵区,成为漯河市的一个新区。
万金镇位于漯河市召陵这个新区的东南部16公里处,万金镇新世纪中心幼儿园,新世纪双语学校就坐落在万金镇政府的西侧,前靠容纳1.5万人的万金新型农村社区,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是一所全日制寄宿式的民办学校。学校先后投资1500万元,占地41.5亩,总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拥有教学楼4栋,住宿楼4栋,多功能排练厅一座,现有36个教学班,教师员工110余人,在校学生2000余人,是全市民办教育机构的实践者和领跑者。
随着笔者一步步走进万金镇新世纪中心幼儿园,新世纪双语学校,也慢慢揭开了姜翠梅校长创办特色学校的面纱。
新世纪中心幼儿园、新世纪双语学校
优美的教学环境是孩子成长的沃土
万金镇新世纪中心幼儿园,新世纪双语学校成立十五年来,坚持以人为本,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为宗旨,落实“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办学理念,学校全体教职工坚持走科研兴校之路,办特色,创品牌,艰辛的付出,换来硕果累累,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姜翠梅校长是拥有40年教龄的老教师,1975年,万金张高中毕业后,到大姜学校任教,不论教小学还是初中,授课成绩多年稳居第一。当谈到如何创办学校时, 姜翠梅眼中闪出一丝苦涩:“那是1997年,万金镇撤乡建镇,当时的万金镇政府高瞻远瞩,制定了万金镇的长远发展规划,其中,镇政府领导把建设一所高标准、现代化的幼儿园的任务交给了我,要求2000年必须投入使用。我当时感觉到时间紧迫,但使命光荣。于是我开始了艰苦的建校之路。为了筹措资金,我带着干粮到郑州、湖北、北京找同学、找亲戚,一路风餐露宿,经过多方筹措,说尽好话,终于筹到了35万元资金。为了能省钱,从选址、丈量到请专家勘察设计,每一样工作我都亲力亲为。在2000年5月,新世纪中心幼儿园正式竣工,由于条件比较优美,加上我教学的经验好多人都了解,建校后当年秋季顺利招生,基本满足了镇区幼儿家长的愿望。是当时全市为数不多的全日制、寄宿式民办幼儿园”。
在幼儿园的日常管理中,懂教学、善管理的姜翠梅不负众望,把学校治理的井井有条,幼儿园家长十分满意,生源纷至沓来。这样一来,仅容纳几百人的园区远远满足不了家长的需求,在家长的迫切要求下,姜翠梅审时度势,结合幼儿园实际,于2004年又筹措资金80万元,建成了一座三层教学楼,新增教学班十三个,配备电教室一座,达到了容纳幼儿千名的规模。2008年,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姜翠梅成立新世纪双语学校,投入资金700万元,新建了一栋三层十五间的小学教学楼和一栋三层十八间的学生公寓楼,配套设施如餐厅、澡堂、锅炉房等一应俱全,冬有暖气、夏有空调,宽敞明亮的大教室,干净舒适的餐厅,功能齐全的多功能排练大厅,设备先进的电脑室,规范化的图书室,特别是2012年投资三十万元新装的多媒体班班通,把万金镇新世纪学校打造成了硬件实施比肩市区公立学校的现代化寄宿制学校。正如姜翠梅所说的“我这人,有个愿望,要建就建一流的学校,设备完善,环境优美才能让家长放心,学生舒心!”。
优美的校园环境
优秀的教育管理是孩子成长的保障
万金镇新世纪学校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各项规章制度,提升教学管理的水平,并以此严格约束师生的行为,用制度保障教育教学有序运转,用制度促进教师积极教学教研,用制度强化学生管理,用制度强化环境治理。
在谈到如何提高教师素质时,姜翠梅说,教师的成长是学校发展的永恒主题。我们学校现在拥有教师86人,其中,大专院校的毕业生有34人,本科学历的有20人,经验丰富的老教师8人,以老带新,梯次明显,有力的保障了学校的教学质量。为促进教师的成长,我们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的保障措施。一方面是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积极引导广大教师确立“敬业博学、律己开拓”的教风。号召全体教师争做“学生爱戴、家长信赖”的教师,增强“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忧患意识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并通过开展“师德标兵”“模范班主任”“学生、家长最喜欢的老师”的评选活动促进教师的发展。通过采取培训、轮训等形式,促进了教师观念的更新,提高了教师教育理论修养。教师以全新的教育理念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全面稳进推进基础教学改革。
规范化的图书室
当谈到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时,姜翠梅很严肃认真地告诉笔者:“教学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是广大学生、家长的迫切愿望,是学校发展的动力所在。在教学质量上,万金镇新世纪学校始终坚守“质量为根本”的意识,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提高教学质量上来。在课程改革上,坚持以人为本,按照新型人才培养的标准,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正确的质量关。确立以人为本,注重对学生的道德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等的综合评价,既注重学习成绩,更注重学生的和谐发展。要求教师转变角色,由课堂的主宰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激发者、合作者和促进者。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学校的教学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据笔者了解,特别是最近两年,该校小学毕业生升入市区重点中学的学生占全部毕业生的98%,去年,被北大附中和漯河五中格瑞特宏志班就录取6名,据来自重点中学的反馈情况,新世纪双语小学的生源素质高、学习好,成绩也一直稳定在中上游水平。
姜翠梅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与特长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与方法:“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学校建校伊始就着重抓好的一件大事。学校从各个方面、多种角度、多个层次,把养成教育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从小做起,常抓不懈。教育学生学会料理个人生活,培养学生独立的生存意识;生活节俭,不互相攀比;养成卫生习惯,树立环保意识。举止文雅,尊敬师长,待客热情,起立迎送。 幼儿园还致力于培养优秀加特长的孩子,在教孩子们文化的同时,培养他们对唱歌、跳舞、练拳等特长的兴趣。幼儿园还与漯河经济电视台达成合作协议,连续十多年,每逢“六一”期间,将孩子们表演的节目搬上舞台,在电视台连续展播,把实况录像刻录成碟送到每一位家长手中,此举更是在周边地区引起轰动,更多的孩子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就读,进而形成良性循环,为新世纪双语学校的低年级生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漯河市召陵区副区长刘苏亲切探望学校学生(陈庆贺 摄)
真情的关爱温暖是孩子成长的源泉
把学校建设成孩子们的温馨家园,让上学的孩子不想家,享受和在家里一样的待遇,是万金镇新世纪学校追求的目标,也是姜翠梅的美好心愿。建校以来,学校没有出现过一起安全事故。
姜翠梅介绍,在学校饮食管理上,学校狠抓源头,除了自建菜园,产出无公害熟菜外,在米、面、油、熟菜等环节上,层层把关,确定采购点,签订食品安全合同,确保食物的新鲜、安全。学校根据学生的生长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每周食谱,并定期更换。在寝室管理上,学校保育员各司其职,在寝室口门口设立值班室,通宵值班。晚上八点钟,在保育员的护送下,各年级排队进入寝室,组织学生洗脸、刷牙、铺床、就寝,确保学生睡着后才离开学生寝室。每晚两次对寝室逐个查房。早上六点半,保育员及班主任进入寝室,组织学生穿衣,热水洗脸,整理床铺,排队跑操。在学生个人卫生方面,学校投资五十余万元,安装了空调、暖气、吸顶扇,购置了锅炉、太阳能,热水器,组织学生每周洗三次脚、洗一次澡。在校园安全问题上,警钟长鸣,特别是在校车安全问题上,除了严格招聘校车司机外,还在每辆校车上配备一名责任心强、机灵活泼的老师随车接送。聘请交警队同志每月来学校进行一次安全生产教育,组织老师学习关于护理学生的有关安全生活常识,组织司乘人员学习安全生产知识,增强安全意识。
尤其在收留孤儿、关爱困境生和留守儿童方面,姜翠梅说不尽的酸甜苦辣,她说,伴随着近年来打工潮的出现,好多父母长年不在家中,把孩子寄托在父辈或亲友家,缺乏父母的关爱,好多孩子很可怜,有的父母离异,幼小的心灵就蒙上一层阴影,其中还有一个小男孩,母亲被父亲杀害,父亲判刑后在新疆坐牢,无人照顾的这个小男孩在派出所住了两个月,派出所无奈,把他寄宿在我们学校,来后我们给他洗个澡,换了新买的上衣、裤子、鞋帽等衣服,这个小男孩脸上露出了笑容,但养成的偷零花钱等坏习惯还时有发生,老师就耐心地劝导他,这个孩子逐步改变了这些坏习惯;还有一个刚刚生下来几天的女孩子,被放在幼儿园的门口,我把她作为孤儿悉心照料,光看病花去医疗费就3万多元,这几年算下来,为孤儿花去费用有30万元,虽然花去不少钱,但姜翠梅感觉很值,这些孩子没有遗弃在社会,并且得到很好的教育,如果被流落到社会,很可能流浪街头,甚至变成小偷或者变成对社会的仇敌,那对社会的危害就大了,这样一想,能为社会为国家分忧,虽苦些,但也感觉到很自豪,觉得自己活得值得。目前还收容着10几名孤儿,生活和学习都挺好。
姜翠梅与她的孩子们(陈庆贺 摄)
十五年的办学历程,万金镇新世纪学校良好的校园环境,严格的校风校纪,有口皆碑的质量,赢得了社会各界人士的一致认可。先后荣获郾城县社会力量办学先进单位,多次荣获市、区先进办学单位,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多年来,学校累计培养学子两万余名,解决本科、大中专毕业生就业1200余人次。在救助贫困儿童方面不遗余力,先后免除一百余名儿童的学费、车费20余万元。漯河市、区政府、人大、政协的领导同志多次到学校视察,称赞学校是教育界的“豫东南一枝花”。
栉风沐雨十五载,春华秋实迎未来。是呀,万金镇新世纪学校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悉心关怀下成长,全体教职工们在乡村教育的土地上辛勤耕耘,一路辛苦一路歌,视艰苦为历练,视成长为乐趣。姜翠梅为了万金镇新世纪学校的教育事业道路会越来越宽广,越走越坚实,呕心沥血,操碎了心。
看着站在远处面带微笑挥手相送清瘦而又精神矍铄的姜翠梅,不悠然想起毛泽东的咏梅词“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位从教办学40载,经历了多少风霜雪雨!这位为培育国家栋梁之才,走过多少坎坷的道路!这位身怀大爱的校长从孩子们叫“校长妈妈”到“校长奶奶”,几十年如一日,为收留的孤儿、困境学生和留守儿童给予了多少母爱的温暖!恍若她犹如风中迎雪的一枝傲梅,她没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貌,她不是皇尊贵族名门富贾之后,她貌似平凡,却有着铮铮傲骨、明媚开朗、勇于挑战、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瘦弱的身躯的花朵却吐露着芬芳,把汩汩的大爱献给这些可爱的孩子们!(王红闯 陈庆贺)
《一枝傲梅吐芬芳 汩汩大爱育栋梁——记河南省漯河市人大代表、万金镇新世纪双语学校校长姜翠梅》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uohe.yuduxx.com/shaoling/141917.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