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源汇区全面深化六大攻坚任务,突出“四两”发展布局,持续实施“五大战略”,着力“四个提升”,紧紧围绕在全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的奋斗目标,全区上下凝心聚力抓落实,一心一意谋发展,强力攻坚,砥砺前行,致力打造全市“首善之区”,全区各项经济社会事业成绩喜人。
经济社会综合排序全市第一。去年全市县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排序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持续深入推进六大攻坚任务,综合考评获全市第二名;城市建设成效显著,城镇化率65%,全市最高;社会
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10亿元大关,第三产业增加值突破75亿元,三产服务业总量和增幅始终位居全市首位;签约了清华紫荆科技创新园、颐高电商产业园、国药医药产业园、大参林医药产业园等
投资亿元以上项目28个;昌建国际广场、恒大商业步行街、生态步行天街项目一期等一批大项目相继竣工或投入使用。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完成145.5亿元、160.8亿元、56.3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2亿元。
“两区”承载能力大幅提升。沙澧产业集聚区成功晋升为
河南省二星级产业集聚区,并被省政府命名为“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面积达到13.96平方公里,规划布局了“五园一区”,初步形成了商贸物流、医疗器械、电子信息三大产业集群。特色商业区规划面积扩大至2.62平方公里,建成运营了布衣巷、丝绸之路淘宝街、开源大剧院、中影国际影城等项目,4A级开源景区游客年接待量突破300万人次。特色商业区连续两年荣获“全省‘十先’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称号,连续两年代表全市参加全省观摩,均获小组第一名。
“两改”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城乡面貌显著改观。先后启动了南关、马庄等6个“城中村”和人民路城市综合体、唐人街世贸中心等5个旧城区改造项目,累计完成房屋征收118万平方米,建成和在建安置房72万平方米,全市最大的城市商业综合体人民路昌建广场开业运营。“两城同创”工作扎实推进,对辖区所有农贸市场、夜市及405个老旧小区进行了改造提升,拆除违法建筑10万多平方米,“七小”门店整治率和主次干道机械化清扫率达到100%。大力实施“文明家园”示范工程,培育示范村和示范社区48个,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达61个、达标村72个,建成省级环境优美乡镇2个、省级生态文明村9个。
“两河”布局雏形凸显。充分发挥两河三岸的独特优势,规划布局的唐人街世贸中心、长江国际广场、永信伯爵山、阳光福园、长申玉滨河风情商业街、月湾湖东岸、南岸春晓、玉兰大厦等一批高端商业和城建项目有序推进,三产服务业的品位和档次全面提升,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原特色的沿河景观带。
“两带”发展初见成效。沿南环路、107国道两侧,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和现代服务业,瑞通汽配建材城、盛鑫·五金灯饰建材城已建成投用,易事多中央厨房冷链物流园、豫中南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等项目扎实推进。汽贸物流城已建成运营
汽车4S店57家,全年销售汽车15000余辆;全区重点物流企业达到25家。沿漯舞路两侧,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先后培育出宏硕农业示范园、众康水产养殖园、民社牧业养殖园等现代农业示范园区42家,马店蔬菜基地、亿顺养殖基地等特色种养基地36个,特色农业种植面积达5.6万亩,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种植面积发展到2.8万亩。
人民福祉全面提升。始终把保障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积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区财政用于
民生事业支出达9.4亿元。新开工县乡公路13.8公里,新建、改建通村公路10.37公里;新建、改扩建幼儿园5个,对7所学校的办学条件进行了提升;新建的北大附属实验学校成为基础
教育与名校合作的成功范例;新建农村全民健身广场13处,为8个行政村增设
体育健身器材80件;对440户1253名贫困人口实施了扶贫措施,对蔡庄村、西师村、前朱村三个贫困村分类施策,实施产业扶持、道路修建整村推进等扶贫项目,实现3个贫困村整体退出。新增城镇就业率、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供养等均走在全市前列。
《致力打造全市“首善之区” 凝心聚力谋发展 奋进源汇谱新篇》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uohe.yuduxx.com/yuanhui/606452.html,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