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节后
上班的第一天,人们还沉浸在节日氛围中时,
源汇区扶贫攻坚工作已经抓紧展开。全区召开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会,对新一年的扶贫工作进行部署动员。扶贫工作责任单位、个人悉数到场;全区各单位扶贫帮扶小队带着爱心物资和帮扶政策纷纷走进基层,走进贫困户家中,话家常、帮脱贫。
在问十乡西师村,贫困户师国喜家,院子里、院墙上摆放、悬挂着一串串火红的辣椒,一家人畅谈新的一年都特别兴奋:“村里的种植项目真中!今年还得紧跟辣椒特色种植的脚步,努力干上一年!”据了解,该区采取了“种植大户+贫困户”的托管帮扶模式,实施特色种植扶贫项目,问十乡西师村投入专项扶贫资金20万元,发展小辣椒种植面积180亩,让贫困户流转土地收租金、下地干活挣薪金、项目收益分股金,人均年增收3000元,可扶持全村48户贫困户实现脱贫。大刘镇蔡庄村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8.8万元,建设占地15亩的蔬菜大棚17座,贫困户以到户增收补贴资金入股,年底按盈利额的80%分红,连续扶持4年,同时优先安排贫困户务工,人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可扶持带动全村40户贫困户稳定脱贫。
2月5日,周末的大刘镇徐庄村热闹非凡。“因为什么致贫?家里有多少亩地?地里种的粮食还是经济作物?”在徐庄村村支部,源汇区区长王凯杰和村里的贫困户、分包该村的区委宣传部干部围坐在一起,与村里的贫困户算脱贫账,商脱贫计。该村贫困户王新山回答道:“因妻子常年病瘫在床,多年来看病花销让家里很困难,种的地也没空打理,一年到头种下来只能顾着成本钱。”跟该村结对帮扶的区委宣传部经过认真摸排,确定了该村贫困户4户,对他们进行了致富项目帮扶脱贫,还从加强村里的精神文明建设入手,为村图书室捐献图书,给村里
投资制作了墙体文明宣传画和孝贤
文化宣传栏,全村逐渐形成了文明的乡风民风。该区采取“单位+贫困户”的结对帮扶模式,对非贫困村的贫困户,实行区直和驻区单位包村帮扶责任制,逐户落实帮扶责任人,为有劳动能力,但缺资金、缺项目的贫困户,积极提供资金或家庭种植、养殖项目帮扶,帮助贫困户找到一条增收脱贫的门路。去年以来,各帮扶单位共为贫困户提供扶持资金70多万元,扶持家庭种植养殖项目100多个。
这只是源汇区扶贫攻坚工作的一部分。去年以来,该区突出抓好转移就业脱贫,由人社部门牵头负责,做好与区内企业的对接,安排他们就近就地到企业就业,实现就业227人;抓好
社会保障脱贫,围绕实现“三保障”目标,将建档立卡贫困对象与职能部门精准对接,着力抓好
教育保障脱贫、医疗保障脱贫、低保保障脱贫。同时,抓好部门帮扶这一重要举措,按照“派驻干部当先锋、单位作后盾、一把手负总责”的要求,充分发挥驻村第一书记作用,帮助所驻村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落实好帮扶责任和帮扶措施,认真坚持“周四扶贫日”制度,广泛开展送爱心援助、有舒心生活,送爱心医疗、有
健康身体,送爱心项目、有增收门路等“六送六有”扶贫帮扶活动,积极为贫困户办好事、办实事,保证户户受益、户户脱贫。
《源汇区:扶贫政策多 群众脱贫忙》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uohe.yuduxx.com/yuanhui/552150.html,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