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9-22 09:35 我要投稿
诉讼服务中心是人民法院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司法为民的第一道窗口。源汇区人民法院瞄准服务群众、便民利民这个靶心,强化诉讼服务中心建设,不断拓展服务功能,健全工作制度,打造综合性便民服务平台,用心传递司法温情,奏响了司法为民的最强音。
“全国立案信访窗口先进集体”、“市法院涉诉信访稳定工作先进集体”、“市级青年文明号”。在立案服务、司法为民的道路上,源汇区人民法院一路载誉前行。近日,从源汇区人民法院传来喜讯,该院立案庭荣获“省人民满意公务员示范岗”称号,这也是我市获此荣誉的九家单位之一。
便民利民打造优质服务窗口9月12日上午,走近源汇区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立案大厅,一幅画面映入眼帘:一名工作人员正在对群众进行诉讼提醒;一名女法官正在给当事人办理立案手续;导诉台前,一名干警正在耐心指导几名当事人填写起诉状。整洁有序的立案大厅让人眼前一亮。一切井然有序,没有任何拥挤,也没有听到当事人的埋怨、不理解甚至吵闹声。
在诉讼服务大厅,案件流程示意图、登记立案注意事项、法官职业道德标准等均悬挂上墙,各类诉讼指南置放于办公桌上供当事人查阅。为方便当事人,等候区设置了休息桌椅、沙发,配备了老花镜、书写用具、桶装纯净水、急救包等便民设施及物品。
为给当事人提供更加便捷、温馨的法律服务,该院先后投入近20万元对立案大厅、信访接待室等进行装修改造,改造后的诉讼服务中心分立案厅、信访接待室、法律援助中心、法官接待室,每个区域,均按照“整洁、规范、有序、便民、亲民”的原则。在诉讼服务中心,诉讼引导、立案审查、立案调解、救助服务、查询咨询、材料收转、判后答疑、信访接待构成一条龙全方位服务。
该院从完善诉讼服务中心各项制度建设入手,完善阳光立案程序。出台立案信访窗口工作人员制度、关于维护涉诉信访工作秩序的规定、诉讼服务中心工作制度、诉讼服务中心文明接待制度、诉讼服务中心立案登记制度,司法救助制度等,致力于打造优质的司法服务窗口建设。“来法院之前,想着立案会很麻烦没想到,还不到10分钟就办完了所有手续。立案法官不但服务热情,办事效率也高。”刚立完案的市民李先生告诉记者。
为保证当事人“少跑一次路、少等一分钟、少费一份心、少花一分钱”,该院推行一站式服务和“一小时立案”制度。导诉员除积极对当事人进行诉讼引导外,还积极为书写有困难的当事人代写诉状,免费提供空白诉状样本、《诉讼指导书》、《诉讼风险告知书》及不同类别案件的举证指导书等,以便当事人正确行使诉讼权利,减少诉讼的盲目性,有效地实现当事人的诉讼目的,确保98%案件能够在10分钟内快速办理好立案手续。
为保护弱势群体利益,该院还开通了“农民工绿色通道”、“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绿色通道”等便民利民举措。立案审查人员在为他们办理案件时,除做到快审查、快立案、快送达、快移送,还对弱势群体的案件,尤其是涉及赡养费、抚养费、医疗费用、进城务工人员追索劳动报酬及等严重影响生活的案件,构筑诉讼无障碍的绿色通道。
该院便民利民,推进小额诉讼案件,按照法律规定已经受理17件。在标的额15000元以下(含15000元)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民事案件,按照新修改民诉法的规定,实行一审终审。进一步降低当事人维权成本,及时快捷保障当事人权利,意义重大,同时通过诉讼程序制度的多元化,将案件分流,减轻普通程序的诉讼压力,通过小额诉讼程序得以提高诉讼效率,实现程序的公正,实现诉讼的效益化。 此外,该院立案庭还在源汇区人民法院网上公开立案庭预约QQ、电子信箱、常用文书下载、审判流程等信息,为群众提供便捷的网络立案服务。
立案登记制实施以来,该院严格落实立案登记制。每一个来立案的当事人,都能收到一份盖有“漯河市源汇区人民法院立案专用章”诉讼材料接收清单。清单上详细写明材料名称、份数、张数,同时载明接收时间和接收法官的名字,让当事人心里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这份接收清单是该法院的首例独创,按照清单材料的指引,给当事人、法律顾问和代理律师的立案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受到社会一致好评。
该院制订立案登记制度实施细则和方案,进一步细化责任主体、考核问责制度。实行院长和庭长值班制度和首问负责制度,现场指导立案登记工作,对出现的疑难案件进行现场研究处置。加强对立案工作人员的学习和专项培训,严格按照规定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起诉当场登记立案;对需要补正材料的起诉,主动向当事人提供诉讼引导服务,一次性告知相关事宜;对于不符合法定受理条件的起诉,严格在法定期限内依法裁决不予受理或不予立案,载明理由,耐心做好释法释明工作。
作为向民众展示人民法院公正、廉洁、文明、高效的重要窗口,立案庭集审判业务与综合管理于一身,承担着全院立案审查、再审审查、诉前保全、支付令等审判职能和上诉、发还案件的登记、移转,法律服务、便民咨询等多项审判辅助职能工作,年均审查案件3100余件,连续多年无差错。
贴心服务传递司法“温度”
“俺老伴儿几个月前外出遭遇交通事故,腿被撞伤了,交警认定车主负全责,车主给交了2000块的医药费后,就不愿管了,法官这该咋办啊?”9月12日上午,源汇区的李大娘匆匆来到源汇区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焦急地询问着法官。
“交通事故的话,咱们建议协商解决,要是协商不成的话,您可以起诉。”了解到李大娘的诉求后,立案庭庭长姚振华耐心地为大娘解释道。
“这事俺们都找过车主好多次了,他总是躲俺,俺得告他!”听了姚振华的解释后,大娘无奈地说。
了解到李大娘家庭困难且只有小学文化水平、不会撰写诉状的情况后,姚振华将大娘引领到旁边的法律援助中心。不到半小时,李大娘就在值班律师指导下写好的诉状。针对大娘的特殊情况,法律援助中心还为大娘申请了法律援助,当场为其指派了律师。
“多亏了你们,真是帮了俺大忙了。”原本一筹莫展的李大娘,在此刻终于露出了笑脸。这只是该院阳光立案一个缩影。为了方便群众,该院加强与区司法局的沟通与协商,在全市法院率先将法律援助中心搬进法院诉讼服务中心。邀请区司法局专职律师到法律援助中心值班,遇到写诉状困难的,立案庭引导他们到法律援助工作站律师处,由律师帮助书写;遇到缠诉、闹访的,立案庭还会主动邀请值班律师共同做疏导解释工作。今年以来,共对有困难的当事人指引法律援助工作站进行法律指导或法律援助的60人次。
对于申请缓免交诉讼费的老弱病残的当事人,该院立案庭尽可能放宽条件,不局限于低保户,今年以来,已经为经济困难的当事人审批减、缓、免诉讼费11万余元。
立案庭是当事人接触法院的第一道关,立案窗口的形象与服务,直接影响法院在群众心中的形象。该院立案法官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在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时,立案法官坚持以文明的举止,优质的服务,热情对待每一位当事人,处理案件坚持做到“五心”,即接待热心,回答诚心、解释耐心,宣传细心,服务放心。立案庭庭长和副庭长轮流在立案大厅值班,对每一人来立案的人实行一次性告知制度,让他们少为难,少跑路。
“立案庭是法院的窗口,是法院的名片,是联系群众的桥梁,是正义殿堂之门。只有贴心的服务,才能让群众感受到司法的‘温度’。”姚振华说。
在立案法官的办公桌面上,除了文件资料立案手续外,堆放着各种法律书籍。立案庭副庭长吕红超说,现在法律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需要不断地去学习,不断的“充电”,才能更自如地应对当事人。
“在立案厅每天的工作,都是重复而琐碎的,但这些烦琐不会消耗掉我们的热情,反而会历练出我们的耐心。”立案庭法官王皓说。
立案庭法官陈燕说:“立案的岗位,虽没有机会穿上神圣的法袍,敲响庄严的法槌,难以做出令人注目的成绩。但我们以热情周到的服务,使立案庭成为法院工作的文明之窗,成为亲民、为民、便民的一道靓丽风景。”
诉前调解全心全意为民解忧愁
立案大厅中民事案件所占比重较大。该院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为当事人提供多种纠纷解决渠道,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司法需求。
该院推动“社会法庭”工作转型,巩固原有的两个特色社会法庭,新建一个综合社会法庭,挑选优秀社会法官探索案前调解工作充实到案前调解工作室。加强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指导,开辟专门场地,积极聘请人民调解员来法院当场调解纠纷,为当事人提供多种纠纷解决渠道,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司法需求。截至目前,和保险社会法庭已经成功诉调对接案件21件,调解率达80%。 在处理某商贸城问题时,因为业主对商场意见大,矛盾深,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引起群体上访事件。为此,该院立案庭主管院长及立案庭庭长多次组织部分业主、业主委员会成员和办事处工作人员进行调解,制订解决问题方案,解决了问题,避免了涉诉信访群体案件的发生。
同时,该院立案庭还积极对当事人及案外人提起的申诉进行复查,与相关庭室及原承办人进行协调、沟通,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认真审查再审案件,全年共复查申诉案件6件。 在立案信访调解工作中,为保证群众反映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化解,该院推行院长接待日制度,从周一到周五,每天一名党组成员轮流接访,能解决的当时解决,不能解决的保证三日内给予答复,有效地保证了群众反映的问题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该院还聘请有丰富调解经验的退休老法官,积极开展诉讼调解对接工作,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纠纷解决方式,使矛盾在诉讼服务中心得到化解,减少诉讼环节,降低诉讼成本,方便当事人诉讼。由于立案庭的工作做得非常细致,得到领导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恪尽职守做人民满意的立案法官
源汇区人民法院的立案庭是由一支年轻的团队组成的,全庭平均年龄为32岁。全部为大学本科学历,4名法官中3名是女法官,有3名党员。这是一支能吃苦,敢打硬仗,讲奉献的公务员队伍。涌现出了市级“涉法涉诉信访工作先进个人”、“全市人民满意的政法工作先进个人”、“优秀青年志愿者”等先进个人,一名法官被荣立二等功。
立案庭的工作很繁琐也很枯燥,更多是重复性的程序,看着挺简单,但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做好立案工作并不容易,不仅需要立案干警有过硬的业务知识,高素质的文化素养,更需要干警的耐心、细心和热心。
“这些立案庭的法官也不容易啊,一大早过来就没闲着,连口水都顾不上喝,咱就别再埋怨这些法官了!”立案庭大厅等候区,几名当事人低声地说着。而忙碌确实是该院立案庭工作人员多年来的真实工作状态,由于当事人太多,为了不让当事人等待时间太长,他们有时去洗手间都要一路小跑。
可是即便工作再忙,吕红超和王皓都会挤出时间,参加法制宣传活动。作为源汇区人民法院“女子普法团”、“爱心妈妈团”和市妇联“亲自读书会”的主要成员的吕红超,多次到各大中小学校开展“关爱女童安全”知识讲座;深入农村集镇开展普法活动;指导大学生开展模拟法治课堂;引导特殊儿童接受法治教育;每周日指导社区孩子们读书,并对他们进行法律普法教育……而王皓作为该院“青年普法团”的主力成员也多次走近社区、企业等地对群众和企业职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
在被问到参加普法宣传的原因时,两人的回答竟惊人的一致:在立案工作中发现许多群众不懂法,有的对法律知识有误解,加入普法宣传队的目的就是想用自己的所学,让更多的人知法、懂法、守法、用法。
工作时,源汇区人民法院立案庭的干警是法律尊严的维护者。工作之外,他们是法律的宣传者。他们把更多的时间给了群众,留给自己和家人的时间很少。他们以蓬勃的朝气,创新的锐气,守护着司法的公平正义,用心将立案庭打造成有“温度”的司法窗口。而这也正是他们能够成为“省人民满意公务员示范岗”的所在吧!
《阳光立案 用心传递司法温情——“省人民满意公务员示范岗”源汇区人民法院立案庭走笔》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uohe.yuduxx.com/yuanhui/249554.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