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干河陈乡以清洁卫生、市场整治等七项专项行动为抓手,以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和老旧小区整治等五项难点工作为突破口,强力推进“创卫”工作,涌现出姬崔村、大荆庄村和丁湾农贸市场等一批整治成效明显的城中村和农贸市市场,为全市“创卫”工作开展提供了有益借鉴。5月31日,全市城中村综合整治工作现场会在
源汇区召开。主要做法:
一、强化“四项机制”,夯实“创卫”基础
一是强化责任机制。成立城中村综合整治工作指挥部,统筹协调综合整治工作。同时,各城中村也成立了相应工作组织,大力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实行“四定”工作法,即:定岗、定人、定责、定奖惩。落实乡干部包村责任制,合理界定责任区域,明确分包责任人。二是强化投入机制。今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近300万元,为各城中村更换垃圾车128辆、保洁车76辆;添置果皮箱215个;改建、新建垃圾容器160个;新建、改造水冲式公厕16座。同时,不断提高村级环卫队伍待遇,达到同城区环卫工人同工同酬。在此基础上,按照“村为主,乡奖补”的原则,实行“整治项目”推进制,各村确定“整治项目”,制订整治内容、标准及投入预算,经核实批准后实施,项目完成验收合格后,区、乡财政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年终对工作积极、成效显著的村给予奖励。三是强化督查机制。实行日巡查、周检查、月考核制度,对发现的问题制成录像短片,召开工作会议分析情况及时整改。同时,定期组织观摩讲评,促进各项工作的落实。四是强化管理机制。制定了《城中村和农村社区环境卫生管理办法》,完善了清扫保洁、环境整治、门前三包、清洁家庭评选、督导考评等制度,签订了“创卫”目标管理责任书,严格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并达到“五净标准”,即路面净、道边净、隔离带净、花坛绿地净、垃圾池(箱)净,实现由突击整治向长效管理转变。
二、健全“四支队伍”,确保工作落实
一是健全村级环卫队伍。实行环卫工人统一
招聘、统一管理,并对村级环卫工人明确环境卫生责任区域,确保保洁不空档,不留盲区。同时,对每个责任网格环卫人员到岗情况及清扫情况进行明查暗访,确保环境卫生干净整洁。二是健全环境监管队伍。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环境卫生管理作用,由村民组成“创卫”工作监管队伍,每天对全村进行巡查,全面监督清扫保洁情况,并协助做好清理杂物及小广告工作。三是健全病媒防治队伍。依托村卫生所医务人员,成立病媒防治队伍,定期对公厕、垃圾箱、垃圾桶、排污渠等进行消毒,防止蚊蝇污染。同时,大力开展除“四害”活动,先后开展活动50余次,参加人员3000人次,出动车辆48台次,巩固了除“四害”工作成果。四是健全
健康教育队伍。每个村都组建了由村属小学老师、老党员、退休干部为骨干的健康教育队伍,有计划的开展多种形式的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积极传播健康信息,切实提高群众健康知识知晓率。
三、广泛宣传发动,引导群众参与
一是充分利用公示栏、健康教育专栏、固定宣传标语以及商户、单位LED显示屏,并设置大型创卫“公益广告”宣传牌,不断扩大宣传范围,提高群众对创卫工作的知晓率和认知度。二是以“爱国卫生月”等重大节日活动为契机,通过集中宣传、举办知识讲座、开展文艺汇演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创卫”宣传,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的文明卫生意识,使“创卫”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形成“人人参与创卫、人人支持创卫”的良好局面。三是结合辖区实际,创新创卫宣传方式,开展了“创卫活动进
校园、文明行为伴成长”承诺签名、“清洁家庭”评选等,提高了群众的爱卫意识,促进了“创卫”工作开展。
四、治理重点难点,突破工作瓶颈
突出治脏点、治乱点、治难点、治热点,加大重点、难点部位整治力度,努力突破“创卫”工作瓶颈,以大整治推动“创卫”工作深入开展,推进“创卫”工作大提升。今年以来,全区先后组织重大环境整治集中行动4次,出动大中型机械180余台次,参与人员2000余人次,对辖区内的垃圾死角、重点路段、废品收购站进行了环境卫生综合治理,清理垃圾近3000立方,拆除私搭乱建户棚、铁皮房20余处,取缔废品收购站43家,基本消除了城中村和近郊村乱搭建、乱堆放、污水乱流、乱贴乱画、白色垃圾等现象,使全区“创卫”效果有了较大改善。
《加大投入完善机制干河陈乡城中村综合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uohe.yuduxx.com/yuanhui/201948.html,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