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12-28 10:24 我要投稿
日前,从漯河市源汇区获得喜讯:2008年,源汇区先后被省政府授予“两基”工作先进集体和“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区”称号,在省政府组织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综合排序中,该区位居全省第八位。3月9日,市委书记靳克文作出批示:教育均衡发展是个方向问题,源汇区的做法很好,同时,在推进“两个率先”、统筹城乡发展上更要考虑教育均衡发展,这样有利于新村规划和建设。
据了解,为强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08年7月,河南省教育厅、人事厅、财政厅联合出台了《关于在全省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市、区)创建活动的意见》,提出了六项硬指标。省政府决定,每个教育先进县奖励80万元。消息一出,立即在全省引起强烈反响,各地高度重视,掀起创建高潮。省教育厅制订了严格的评比指标体系,设计了当地自评、复评,省级评估、实地考察,演讲答辩、专家打分等多个环节。演讲答辩时,不少县(市)长争相走上讲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为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
“源汇区荣获这项殊荣,标志着全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跨入了全省十强行列,这既是对我们开展的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市、区)创建活动的肯定,更是对我区区划调整以来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认可与鼓励!可以说,平时打下的良好基础,是源汇区夺奖的重要法宝。”区长姚云华说。
源汇区在校学生现有25285人。2004年区划调整后,该区教育凸显新的“供需”矛盾:农村生源萎缩、城镇生源倍增,校点布局分散、建设资金受限,农村基础薄弱、教育公平难保,最终出现农村“微型学校”不断增多、城镇学校犹如“网箱养鱼”的局面。如何在城乡一体化中让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共享均衡、平等的教育资源,成为源汇区决策者着手解决的重要问题。对此,源汇区深入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教育资源,统筹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力促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源汇区教科体局局长张宏佑告诉笔者,在具体争创工作中,源汇区主要在五个方面实现教育的均衡:
加大经费投入,推进办学条件均衡。在教育投入上,源汇区始终坚持教育事业优先投入,教师工资津贴纳入国库优先发放,各类教育专款及时全额拨付到位。2008年,全区教育经费支出5257万元,占财政支出的13.7%。为大力改善教学条件,全区近年来共新建改造教学楼、宿舍楼68幢,添置课桌凳6659套,90%的农村学校课桌凳得到更新。该区还累计投入资金1231万元,消除危房16262平方米,改扩建24614平方米;投入资金470万元,添置计算机、卫星接收系统等电教器材,建成了覆盖城乡学校的局域网。
调整学校布局,推进办学规模均衡。源汇区科学制订了《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方案》,先后撤并10所学校,并把寄宿制学校建设列为区政府承诺的实事之一,通过“一乡一校制”,在每个乡(镇)打造一所高标准寄宿制初中和中心小学。近年来,全区先后投入资金1344万元,建成寄宿制学校教学楼、宿舍楼12幢,通过实施城区学校对口支援农村中心学校,有效地缩小了城乡、校际差距。
加强队伍建设,推进师资素质均衡。为了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共享,源汇区先后从许慎小学、受降路小学等师资力量雄厚的学校选派骨干教师647人(次)到农村偏远学校支教,有效地缓解了农村教师不足的现状。该区还先后开展以师德教育、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为重点的农村教师继续教育,有力地提高了农村教师的业务素质。
强化素质教育,推进教育质量均衡。源汇区认真落实国家课程改革方案,加强对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指导,大力开发校外课程资源,先后培育出许慎小学的艺术教育、五一路小学的器乐教育、受降路小学的和谐教育与经典诵读等特色。该区还大力实施“教育质量年”工程,开展赛课活动和送教下乡、送研下乡、送课下乡等活动,通过远程教育系统和教育网,实现先进经验、课例、课件等资源共享,有效地促进了全区教育教学多元化发展。
关注弱势群体,推进教育机会均衡。在全面落实“两免一补”和免除书杂费政策,为农民工子女入学提供便利的同时,该区还建立了困难学生救助制度,发动社会力量对困难学生进行帮扶。近年来,全区共发放补助资金1363.6万元,确保了每个孩子不因贫困而失学。同时,教育、民政、妇联、团委等有关部门组成联合工作组,通过结对子、心理咨询辅导、做爱心妈妈等关爱活动,解决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该区的做法得到了中组部、全国妇联、公安部等七部委组成的留守儿童工作调研组的充分肯定,并赢得了全市关爱留守儿童现场会在该区召开。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力地缩小了源汇区城乡教育的差距,为全区实现城乡一体化提供了智力支持。采访中,刚从城区一知名学校转学到问十乡中的李壮高兴地说:“前几年爸妈专门把我转到城里学校上学。现在爸妈感到农村学校与城里学校的差距不大,就把我从城里学校转了回来,我感觉在这里上学很舒心。”据了解,全区目前像李壮一样从城区回流到本乡学校的学生有1779人。
《漯河:源汇区跨入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十强县》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uohe.yuduxx.com/yuanhui/106270.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