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周鹤琦) 今年1月1日至11月11日,我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合计201天,同比增加20天,达标率上升7%,全省排名第7位,提前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截至目前,
漯河是全省18个省辖市中唯一一个六项空气质量主要因子全部下降的城市。自全省5月份实行生态补偿机制以来,我市共获得奖励资金857万元,其中大气环境质量连续6个月受到奖励,获得奖励资金747万元。
重点攻坚快速推进。全市燃煤锅炉拆改、特别限值提标改造、超低排放改造全部完成;1629辆黄标车被淘汰或公告牌证作废;117家黑加油站全部取缔;1162台散煤燃烧设施全部拆除; 31237户居民实现气代煤、电代煤,占目标任务的104%。与“两城同创”工作紧密结合,坚持每周五下午开展城市清洁行动,7~9月份,全市每平方公里降尘量2.36吨,远低于省定目标。
专项行动卓有成效。我市大力开展“散乱污”企业整治取缔专项行动,按照“两断三清”标准整治取缔全市“散乱污”企业2893家。开展扬尘污染治理专项行动,全市现有263个施工工地全部落实扬尘污染防治等制度。持续加大执法力度,今年以来,全市环境行政处罚案件立案168起,下达处罚决定160起,罚款金额421.23万元,移送行政拘留4起,移送环境污染犯罪1起,26名干部(其中6名县级干部)、6家单位因履行环保职责不力被问责。
问题整改及时到位。7月21日至8月30日,省环保攻坚办在我市开展了为期41天的全省法律法规大宣传、大普查、大整治活动。8月25日,互查组对我市进行了问题反馈,反馈中新发现的270家“散乱污”企业,目前已基本整治到位。10月20日至22日,环保部华北督查中心来我市对去年中央环保督查反馈问题整改情况进行了抽查,检查组对我市的整改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工作基础更加夯实。建成3个洁净型煤生产仓储供应中心、51个配送网点,超额完成省定任务。省定2家企业在线监控安装调试、6家县级空气自动监测站建设验收和35个微型空气监测站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加快推进空气质量监测监控系统和城市空气质量预警预报平台建设,总
投资453万元的网格化微型空气监测站建成投运。9月份开始实行生态补偿机制,扣收生态补偿金96.4万元,发放生态补偿奖励资金38.2万元,全市大气污染防治体系更加健全,路径更加明确。
《我市今年空气质量 优良天数达201天》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uohe.yuduxx.com/shaoling/691053.html,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