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漯河新闻 > 临颍县新闻 >

打造美丽乡村构建和谐家园 ———临颍县“双示范村”创建活动纪实

[摘要]宽阔平坦的柏油路,整齐划一的绿化带,排列有序的垃圾箱,干净整洁的农家院落,内容丰富的文化墙近日,记者走进临颍县固厢乡金仝村,一幅美丽、生态、文明乡村的画卷映入眼帘。据了解,这只是临颍县富裕宜居示范村、文明守法示范村(以下简称双示范村)创建...

    宽阔平坦的柏油路,整齐划一的绿化带,排列有序的垃圾箱,干净整洁的农家院落,内容丰富的文化墙……近日,记者走进临颍县固厢乡金仝村,一幅美丽、生态、文明乡村的画卷映入眼帘。据了解,这只是临颍县“富裕宜居示范村、文明守法示范村”(以下简称“双示范村”)创建活动中的一个缩影,目前全县像这样的“双示范村”有30个。
    为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统筹推进“物的新农村”和“人的新农村”,今年以来,临颍县紧紧围绕创建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工作目标,以规划为引领,以产业为支撑,以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为核心,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动力,在全县选择了30个产业基础、环境基础、干群基础等条件较好的村庄作为试点村,开展了创建“双示范村”活动,集中优势资源进行重点培育,取得了初步成效。

村貌大变样,百姓心里乐开花
     “以前我们村里卫生环境可差了,泥泞小路、垃圾遍地、污水横流、又脏又乱,大多数村民没有文明环卫意识;如今村里不仅硬化了巷道,安装了垃圾箱,完善了排水设施,而且群众的文明环卫意识也提高了。”金仝村村民李占松是一名老教师,谈起村子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乐呵呵地说,村里环境好了,住着也舒心了,现在亲戚来家串门,都说我们金仝村变漂 亮了。
    据该村村主任李耀胜介绍,作为“双示范村”试点村之一,为给村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村委会班子成员先后多次赴外地学习经验,并结合实际情况,从卫生、教育、文明、法制等多方面着手对村子进行规划、整治。为解决垃圾遍地的问题,村里建立垃圾清运、卫生保洁长效机制,并做到道路硬化、亮化,村庄绿化、美化同步到位;为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村委会把荒坑填平建成了文化广场;为弘扬传统文化,提升村民素质,村里开展了“道德模范”评选活动,评选出“好儿媳、好公婆”等典范人物;村委会加大法制宣传力度,遵纪守法形成风气,村里打牌赌博、打架斗殴的现象基本消除。
    繁城回族镇司马村也是“双示范村”试点村。该村支书于付合告诉记者,自“双示范村”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司马村村貌也有了大变样,小街小巷的路面基本硬化,主要街道两侧建筑统一粉刷、美化,建设了文化广场,并以村干部和党员为主成立清洁队,分片包干,定时清扫。随着基础设施和卫生制度的完善,村民们的环卫意识也得到了提升,逐渐成为“双示范村”活动的支持者和参与者。村里还建立了老人“幸福院”,对独居、留守老人抽专人护理,为年轻人外出务工解除了后顾之忧。
     在“双示范村”创建活动中,临颍县坚持“规划先行,科学定位;示范带动,统筹推进;以人为本,群众参与;建设与保护并重,突出乡土特色”的原则,通过政策扶持,人力财力支持,集中优势资源,进行重点培育,力争达到“产业明晰,村民富裕;环境优美,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文化丰富;遵纪守法,社会安定”的建设标准。2015年,临颍县计划通过“双示范村”建设,带动全县20%以上的行政村达到省级农村人居环境达标村标准,两个乡镇达到市级文明村镇标准。预计到2018年,全县30%的行政村将达到“双示范村”标准,80%以上行政村达到省级农村人居环境达标村标准,4个乡镇达到省级文明村镇标准,8个乡镇达到市级文明村镇标准,形成“产业强、农民富、环境美、乡风正”的“三农”工作新格局。


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双示范村”建设。“双示范村”创建活动涉及方方面面,临颍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统筹安排,突出重点,为“双示范村”创建活动的全面推进指明了工作方向。
    全力推动富民增收。各创建村围绕优势产业,持续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和土地流转力度,推进规模经营,做大做优做强特色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休闲农业、体验农业,建设一批具有综合功能的高新农业科技展示园区、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提升农村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积极发展“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的农业集群,持续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着力培育一大批有较强市场意识、较高生产技能、一定管理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
    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各创建村有序推进新农村建设,从根本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持续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组织开展以村边、沟边、路边环境卫生整治为重点的“三边”治理活动,全面建立农村保洁员制度,逐步完善“户分类、村收集、镇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大力推进村庄道路和庭院绿化建设,统一清理或粉刷村内主要街道,采取多种方式对村内主要街巷及公共场所进行亮化,深入推进农村公路三年全贯通工程,加强农村安全饮水工 程建设。
    培育良好文明风尚。各创建村采取切合农村实际、贴近农民群众、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文明新风宣传,健全村规民约,提升农民综合素养;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为载体,树立群众身边的先进典型,让群众在参与活动中接受教育、提升素质、规范行为;弘扬具有临颍地域特色的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深入实施文化便民、文化惠民工程,加强文化阵地建设,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建设法治民主新农村。各创建村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法治宣传进乡村”活动,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增强村“两委”干部的法律素质,提高乡村法治化管理水平;建立完善农村和社区安全标准体系,积极创建安全乡(镇)、村(社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选优配强村级领导班子;完善民主管理机制,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村官直审”制度。

多措并举,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为确保“双示范村”创建活动取得成效,临颍县委、县政府将“双示范村”创建工作作为县里今后一个阶段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培育农村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和主抓手,切实摆上日常工作议程。
    科学编制规划。按照“五规合一”的要求,完善新农村建设 规划,优化村镇体系规划,明确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时序,突出产业发展支撑,分类指导村庄建设规划编制;以乡镇为单元主体,以村镇体系规划为基础,编制“双示范村”创建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科学确定村庄布局和规模,配套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加大投入力度。按照“资金性质不变、管理渠道不变、统筹使用、形成合力”的原则,加大各类相关项目向创建村的倾斜力度,进一步建立健全领导协调机制、部门整合机制和社会各方支持参与机制,有效整合资金项目,综合配套集中投入,为推进“双示范村”创建提供有效支撑。 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发挥媒体作用,开辟专栏,制作专题节目,大力宣传创建活动中涌现出的典型事迹和经验、做法;通过发放倡议书、悬挂横幅、建设文化墙、现场推进等多种形式,开展生动活泼的宣传教育活动,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双示范村”创建的良好氛围。
    完善考核机制。县“双示范村”创建领导小组组成联合督查组,定期或不定期对各乡镇创建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并及时通报督查结果;建立“双示范村”创建科学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将“双示范村”创建工作列入县委、县政府年度综合争先考核和新农村建设考核内容,有效推进我县新农村建设进程。


 


《打造美丽乡村构建和谐家园 ———临颍县“双示范村”创建活动纪实》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uohe.yuduxx.com/linying/214851.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